足迹
不良人:登基称帝,兴复大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0章 科举进行时(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科举改革之后,参加科举的门槛降低了很多,由此而来衍生的便是审卷的工作强度直线上升。

一万多人的考卷,中书省大部分属官以及吏部的官员都被派出去审卷,同时由岐王把控全局,负责每个环节的监视,复核,确保最大限度的公平。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于考生而言,或许审卷官心情不好,或者你的字太丑了,某个点写的不如他的意,试卷都有可能因此被刷下去。

但,这都是难免的,无法避免。

朝廷一百多号官员,足足审核了五天,终于筛选出了三千份合格的试卷,在这个过程中,足足被刷下去了一万多人。

当然,筛选之后的试卷按理来说应该封存,但苏铭又让人挑挑拣拣,选了差不多两千份,这些试卷都是字不好看,但试卷内容还过得去卷子。

这五千人参加接下来的考试。

……

三天后,朝廷又举行了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

考完之后,洛阳官府专门派人向这些秀才分文士服和钱粮,并派人登记姓名籍贯,记录在册,东西不多,只有一吊钱,十斤粗米。

现在朝廷也苦,钱粮不足,自然不能像明清那样每年都耗费大量的钱粮,供养读书人,况且,苏铭也觉得,那样养起来的读书人也不见得对朝廷有多忠心。

多尔衮刚入主京城,没多久就举行了科举,他们不是眼巴巴的去参加科举了?还把自己剃成了金钱鼠尾辫,舔的那叫一个厉害。

当然,目前只有这么多钱粮,以后肯定会再变,但数量也不会很多。

这些钱粮本就不是给世家子弟,而是用来嘉奖那些寒门士子,收买民心。

以往朝廷科举,可是没有这样的举措。

现在,有了。

……

半个月后,朝廷又举行了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