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美人恩重(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翌日,朝会照常举行。
时隔半个月,晋王李嗣源重新出现在朝堂,许多官员都抱着吃瓜看戏的心态参加今天的朝会。
但是,结果让他们失望了。
李嗣源并没有在朝堂上与岐王薛王等人针锋相对,反而主动上奏,希望朝廷早日重开科举,遴选士子。
这一举动,令朝堂上下无数人都惊掉了下巴。
晋王,这是怎么了?
这半个月以来,晋王一系的官员可是吃了不少亏,他手下的人可是憋着一股劲想要找回场子。
结果,裤子都脱了,你给我看这?
臣等正欲死战,大王为何先降?
一场朝廷风波,就此消弭。
然而,这场无声的风波带来的朝野震动却是一点都不小。
保皇党上下,喜不自胜,好像打了一场大胜仗,晋王党如丧考妣,宛如霜打了的茄子,彻底不吭声了。
千秋殿。
苏铭一如既往地在批改奏折,这几天,节度使们的奏折少了许多,因为他们送秀女入宫的队伍已经出了。
同时,这些节度使也借着这次机会摸清楚了这位小皇帝的大致性情,不喜欢奉承,谄媚,做事务实避虚,体恤百姓。
在给节度使们回的奏折当中,他曾多次建议节度使们珍惜民力,不要滥徭役,打击境内的盗匪,保境安民。
这些话,于苏铭而言,不过是多费些笔墨,算不得什么。
节度使们听不听,他也不知道,可如果节度使中真有心向大唐的忠臣呢?
大唐虽然已经覆灭,但苏铭这身血脉却是真正的李唐血脉,代表着正统所在,代表着合理合法。
若是真的有忠臣听从了他的建议,也能减少一些百姓的损耗,让他们有更多时间休养生息,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宁静。
而他也仅仅只能建议这些,如果他让节度使减免赋税,削减刀兵,说不得人家肯定以为他是个傻子。
这是个疯狂内卷的时代,落后就得死,不穷兵黩武,不扩张兵力,那不是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