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返1982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650章 直面调查组(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esp;&esp;和狄耘一见面,张本民就对他竖起大拇指,说到底姜还是老的辣,先前就把“刘国庆”的身份给置办妥了。

&esp;&esp;狄耘还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眉头一皱说无事不献殷勤,问张本民又有什么问题要解决。

&esp;&esp;张本民摆摆手说没事,只是想加固一下未雨绸缪的成效,然后便把身份问题存在的隐患说了,估计马上就要接招,而且发难者是市长的准儿媳,所以力度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

&esp;&esp;狄耘听后哈哈一笑,拍着张本民的肩膀说放心,既然准备工作都做了,当然不会功亏一篑,他已经全面设想过了,有应对的招子。

&esp;&esp;对此,张本民不怀疑,他知道狄耘不会说假话,能把事情应付过去。

&esp;&esp;张本民判断得没错,狄耘深知保护好张本民就是保护自己,所以在这事上不遗余力,从开始着手时就做了周密的准备,可以说是滴水不漏。

&esp;&esp;几天后,兴宁市委组织部、市纪委成立的联合调查组来到了市公安局,就刘国庆的身份问题展开调查。

&esp;&esp;狄耘稳坐中军帐,面对调查组神色肃穆地说,刘国庆同志已经因公殉职。

&esp;&esp;“狄局长,我们接到的举报是,刘国庆其实只是另一个人的化名。”调查组丝毫不回避,“我们今天来,是为了进一步求证。”

&esp;&esp;“刘国庆是不是化名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刘国庆是一名称职的警察。”狄耘板着脸道,“我认识他时,当年省特警比武大会正在我市举行,来自春山县公安系统的刘国庆表现神勇,还得到了省厅领导的赞扬。后来,我就把他从县里调到了市区,希望能为他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事实证明也是对的,他精湛的业务能力和超强体能素质,让他不断取得进步,也不断得到了提拔,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刑警支队队长。不过,他也有致命的弱点,可能是因为从小孤苦伶仃,导致精神上有点问题,后期在工作上受到的影响较大,为此他还请过长假休养,也请了专业人士进行过心理疏导治疗,但效果不怎么明显。后来,我就把他调离了刑警岗位,想让他告别高强度的工作,好好调理一下,但他很快就提出要回到原岗位上,想多做些更有意义的事。再后来,在一次外出执行擒凶的任务中,他受伤不治,殉了职。”

&esp;&esp;“刘国庆工作期间的每个环节,都有人证吗?”

&esp;&esp;“那可曾经是活生生的同事,谁不能证明?”

&esp;&esp;“即便能证明,那也只能说明是有一个叫刘国庆的人存在,至于他还有没有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