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小货郎(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esp;&esp;这声吆喝可真不简单,里面几十号人顿时乱作一团,蜂拥而出。
&esp;&esp;张本民一看这阵势,没法拦住进行解释,要不引起推搡有人摔倒被踩踏了可不好,所以就对孙义峰和郭哲军做了个手势,请他们让让路。
&esp;&esp;接下来场面有点滑稽,两名警察在门口一边一个,跟站岗似的,看着一群仓皇失措的家伙争先恐后地如鱼惯出,瞬间跑得无影无踪。
&esp;&esp;“哎哟,这不太好了。”郭哲军摸摸额头,“影响生意了。”
&esp;&esp;“要不咋说俺一般不到这里来的呢。”孙义峰笑了笑,道:“也好,等会再重收一次门票。”
&esp;&esp;“无所谓,今个儿就当是真情大奉送,再来看录像的统统免票,要不也不太像话嘛。”
&esp;&esp;“也是,再收费的话影响不好。”孙义峰笑道,“一来说明老板贪财,二来也表明老板罩不住。”说到这里,他脸色一顿,对郭哲军道:“走,赶紧到肖广的录像店去一趟!”
&esp;&esp;这个用意很明确,张本民知道。
&esp;&esp;很快,肖广的录像厅那边就传来消息,所有看录像的,都被带到派出所去问话了。
&esp;&esp;接下来,孙余粮在张本民的指点下,对前来看录像的人炫耀起来,说看到了没,肖广那边的都被掐去派出所了,俺们这边呢,就在眼皮子底下跑都没事,所以啊,要想看得心安,还得到“本民放映厅”来!
&esp;&esp;在众人的连连称是声中,孙余粮很是得意,但这对张本民来说只是个小插曲,他这会想的是怎么扩大国库券的回收量。在店里坐等是有一定效果,可终究不能暴量增长,是不是可以跟赵三毛学学,到各个村去转转?
&esp;&esp;先试试看,在没想到好法子前,闲着也是闲着。
&esp;&esp;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esp;&esp;差不多半个月,涧沟乡所有的村子已转遍,累是累了点,但回报也丰厚,厚到了张本民已经没有钱再去回收更多的国库券了。
&esp;&esp;钱生钱,没钱只能干瞪眼。张本民觉得有必要借一借,毕竟这是稳赚不赔的事。借钱的对象,首选卢小蓉,其次是宋广田,然后是宋为山。
&esp;&esp;张本民的判断很准,卢小蓉将这一辈子到目前为止所攒的八千多块,都拿了出来。宋广田也很到位,掏了三千。宋为山同样实在,分两次给了四千。
&esp;&esp;有了这笔钱,张本民继续串村子,而且还变换了个身份:小货郎。
&esp;&esp;洋车子后头放一个带铁丝笼盖的小箱子,箱子里随便放点玩具之类的,扯个幌子。
&esp;&esp;“拿头发来换针嗷,换洋红洋绿!拿票券来换货哦,换杂耍玩具!”就这样吆喝着,张本民继续赶场进村。
&esp;&esp;因为收效不错,一高兴就没多加注意,竟然来到了陡沟村。
&esp;&esp;张本民不打算来的,这里是李晓艳家的村子,而且,李晓艳的母亲还认识他,万一被碰到了,多尴尬!
&esp;&esp;不过想想有可能到手的几大百甚至是上千的券儿,张本民觉得可以走一遭,事情还能有那么巧么?抱着豁出去的心态,他大咧咧地又吆喝了起来:
&esp;&esp;“拿头发来换针嗷,换洋红洋绿!拿票券来换货哦,换杂耍玩具!”
&esp;&esp;喊声刚落,一个小孩子就跑了过来,手里攥着一绺长头发。
&esp;&esp;“卖货郎子,有啥玩具?”小家伙兴冲冲来到跟前,一看车座后的小木箱子,大失所望,“咿,就恁点东西?”
&esp;&esp;“嗌,小孩子,咋说话的,俺这玩具虽不多,可每个都特别好玩!”张本民想早点打发小孩子走,随便拿了个小东西递给他,“走吧,白送给你了。”
&esp;&esp;白得个玩具当然高兴,小孩子转身跑开。
&esp;&esp;“唉,俺小时候咋没恁开心的呢?”张本民羡慕地看着那孩子拐进一个小巷子,不见了踪影,不由地摇头叹笑起来。
&esp;&esp;“嗌,小货郎,来一下,俺买几根针!”身后不远处有人喊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