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401节(第2页)
王萱可喜欢今天的赛场了。
丛澜:“这样比较好敷冰。”
练习四周跳以来,她的脚踝受到的冲击力加大了不少,刚才觉着不太舒服,就干脆趁这会儿冷敷一下。
王萱看了看她红肿的脚踝:“还好吗?”
丛澜比了个ok。
王萱看向了显示屏:“大电视看着好爽啊,我也想给家里买个大电视!”
丛澜:“买个六十寸的!”
王萱:“那我家里可能装不下。”
她认真思考了一番:“虽然看着好爽啊!”
转播着前场的节目,大屏的效果是真的好。
“补助要发啦,等到手了以后我就让我妈妈去挑一个适合的!她说想换电视想好久啦!”王萱欢快地说道。
再加上她之前攒下来的奖金,够买特别大的电视了!
张简方今年给注册运动员们发了一个季度补助,钱不多,根据国家级、国际级运动健将的不同等级,1200和2000的两个档次,其余的就是800块钱左右,省队里的人也有。
国家队的话会额外再补200块钱。
算下来,一次得有个上百万出去了。
这笔钱是周边组的盈利得来的,有一部分是丛澜的周边赚到的,当然,其余选手也做了贡献。
按照比例来说的话还是丛澜的周边销售量会更大一些,饼图里可能被她占满了……
没办法,运动员周边太少了,不像是篮球足球的商业化,花滑的项目还是冷,跟冰面一样冷。
丛澜是例外。
原来还在说张简方利用花滑部背书开了个网店是不伦不类的人,这次也闭上了嘴。
销量都是透明的,谁没暗搓搓算过周边的利益啊?
都酸死了,得不到就开始诋毁,常见手段。
丛澜不差这几千块钱,她收到的分红更多,但很多人缺这些钱。
不是谁都像褚晓彤、沐修竹一样,有的孩子家里是咬牙供着学花滑的。
喜欢丛澜从而喜欢上花滑,练习花滑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小女单里没有不想成为丛澜的。
家长既害怕孩子没有天赋,又害怕她太有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