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76节(第3页)
“哇哦——”一阵嘈杂。
轮到了丛澜的自由滑音乐,她站在场子正中间,等着旋律响起。
&时丛澜不是每一次都会把节目从头到尾都表演出来的,有时候某个跳跃摔了,她就会有点耍赖的在地上瘫两秒,然后才爬起来,摸到断掉的音乐该有的路线上,接着空白往下。
丛澜不喜欢蹲踞转,她旋转练得不错,但依然很烦。
因为旋转刚结束她眼前发昏。
再者就是联合转里,有个提级是不换足小跳,轮到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她一般都是没力气的状态,结果又要跳又要蹲踞姿态,费力程度不比跳跃好到哪儿去。
在原地站着敷衍地转了两圈,她卡着节拍,来到了下面一段跳跃的地方。
丛澜快乐时刻到来啦!
全都是分值巨高的跳跃!
不仅自身的bv高,还可以加分!
很赚哒!
丛澜依次完成,场边的观众在她每一次跳跃落冰滑出后,都会惊呼,见丛澜摔倒了,还倒吸冷气。
表现得真是很感同身受了。
丛澜结束自己的合乐,跑去找于谨抽了纸巾擤鼻涕。
于谨趁势跟她分析刚才摔了的3a,丛澜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再滑动的时候,她就很有意识地在脑子里复刻自己刚才的动作,寻找失误的原因。
意象训练对于她来说帮助很大,不仅有利于对整个节目做整体规划,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外加一种神奇的第六感,将完成或者想象的动作复制出来。
挺好使的,只不过论科学性,肯定比不上非人类教练手里的可变形丛澜小人儿。
她也想要这个能变火柴棍的模型,又是自己的,还能变形,谁不想要啊?
现实中如果有的话,丛澜能肯定,花滑的技术动作会有再次革新的。
可惜了,目前来讲,训练依靠的还是教练的经验,无法探究更深一步的人体构造。
&很快结束,她们六人悉数下场。
娜塔莉特意等到丛澜,笑着跟她说了一句俄语。
娜塔莉:“我听莉莉娅说,你懂俄语?”
丛澜:“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