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33节(第3页)
在之前训练的时候,总教练张简方没按捺住,特意找了机器来测丛澜的数据。
她的腾空高度,最高点有56之多,最远可以到254,所以这个跳跃不仅好看,它给人的观感也很震撼。
老黄最初看丛澜跳3a,说她硬生生用转速给转完的,因为丛澜腾起的高度不足,成了一两个都是擦冰的高度——也就是很低。
更多的尝试是还没转完就落冰了,摔得凄惨。
那时候是四月初。
现在是九月份。
短短的五个多月,她就将3a真正的练了出来。
每天晚上疯了一样在意念空间里的练习没有白费,她进步快得让于谨吃惊,不然也不会把3a就这样放进比赛节目中。
之所以将这个跳跃安排在曲目开端,是担心丛澜在后半程的时候没有体力,3a太难了,费力。
自由滑与短节目的差异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地方,那就是时长过半后,跳跃可以有一个11的系数。
等同分值增加了10,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丛澜将她的3a3t留在了后半程。
又是大一字滑出,丛澜特别喜欢这个步法。
有些选手在做这个动作时,屁股会向外凸,显得整个人有点不太漂亮。
丛澜却不是,她身体直直的,背部露出的大片肌肤上,明显的肩胛骨如天鹅的翅膀。
姿态淡然又清泠,有着别样的感觉。
两个捻转步,手臂动作丰富有空间感,黑天鹅接受了命令,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她下了苦功夫来学“天鹅振翅”——虽然没有数年打磨的扎实功底,短短两个月做不到多么高超——幸好花滑与芭蕾差别甚大,她不需要做到那么高难度。
黑天鹅的角色不需要如白天鹅那般像是天鹅翅膀,她的手臂生硬一点也无碍。
这样的技术,目前来说,在花滑赛场上足够了。
“她把编排塞得好满。”有人呢喃出声。
手臂动作大家都有,可是此时,任谁都能看得出来,丛澜是不一样的。
编舞师的简单编排,与职业芭蕾舞者的技术指点,随便抓一个人过来,练过之后都是存在鸿沟的。
“表演分确实重要,但我滑起来已经很累了,随便做做就可以了。”
“就那么一点分数,我还不如留着时间多练练跳跃。”
“吃力不讨好,没我技术分涨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