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24节(第1页)

说的就是常用曲目《歌剧魅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卡门》、《假面舞会》。

大家的选曲倾向很明显,一般就是经典音乐剧选段、古典乐、芭蕾舞剧音乐、影视剧配乐。

比如《歌剧魅影》与《假面舞会》的选段就来自音乐剧《歌剧魅影》。

一般来说,一个音乐剧、芭蕾舞剧的篇幅是很长的,花滑选手会请人剪辑出自己想要的音乐,有时候直接截取,有时候会用两段甚至几段拼凑起来。

细致一点的就多做下编曲,将这些曲子融合得浑然一体;

不讲究的干脆凑合着两段直接怼个前后,压根就不管什么突兀与否。

自由滑的配乐要有四分或四分半的时长,一些编舞师兼任剪辑,干脆就把三段截然不同的曲子拼在一起,突兀又难听,风格都不相容,典型的“三段式”。

短节目的节奏明快,自由滑需要有舒缓和起伏,编舞的节奏大多是“快慢快”。

因此,在选曲方面,也是照着这样来的。

丛澜想要有一个整体的故事演绎,准备到时候找人做编曲。

“短节目是贝多芬的《月光》,自由滑就《黑天鹅》,”丛澜在本子上圈了出来,“表演滑我想选《糖梅仙子之舞》。”

她手里的本子上写了好多个曲名,胡乱地分布着,有丛澜自己记下的,有于谨抓了笔给她写的。

一部分被划掉了,一部分做了星号、三角的标记,能看得出两人在这段时间以来的和谐探争讨吵轨迹。

于谨:“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你想要一二乐章还是一二三?”

比较激烈,编进去的话就需要更多的情感变化。

丛澜犹豫:“看找哪个版本吧……”

后期再做编曲。

同样的月光在钢琴家演奏来,不同的处理下,有的演绎会显得忧郁,有的会朦胧,有的就是纯粹的温柔。

具体的风格还得再看情况。

于谨:“也行。”

至于《黑天鹅》,他打量着丛澜:“你现在滑《白天鹅》比较合适吧?”

都是柴可夫斯基《天鹅湖》里的选段,白天鹅善良温柔倔强,黑天鹅神秘魅惑游刃有余。

丛澜:“可是我更想滑黑天鹅诶。”

于谨没把话说死:“那等到时候看看吧。”

他现在也不知道丛澜的表现力如何,没必要在最初就否定,万一相比白天鹅,丛澜更适合复杂的黑天鹅呢?

要给孩子多一点机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