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920节(第3页)
袁彬说实话的举动让胡季侧目,他眼神复杂的看着袁彬,末了开口道:
“刘勉那个家伙前些日子说等过几年就要致仕了,锦衣卫那边他没什么人选,让我举荐。”
“这次事情结束回京后,你便去锦衣卫任职吧,过个几年接了他的位置,记得要对我与陛下……算了。”
胡季没有说完,摇了摇头后便走向了总督府外,而袁彬虽然迷糊,但还是对着他的背影躬身作揖,以示感激。
在他的注视下,胡季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了风雪中……
烈士暮年
“噼里啪啦……”冬去春来,转瞬间便是大半个月的时间过去。
饶是在这阴山城,却也有不少兵卒在得到授意的情况下开枪作鞭炮庆贺新春。
洪熙十七年如期而至,朱棣与朱高煦分别迈入了七十五和五十五的年纪。
正旦节的这一日,整个夷播海周围都大雪纷飞,便是想要出行都十分困难。
瓜果蔬菜这些奢侈的食物,在这个季节更是想都不要想。
吃点羊肉,便就算是渡过新春了。
相比较阴山城,北京城的达官显贵则是过得更为滋润。
东西南北三条铁路竣工,就连困难重重的湖广铁路,也修抵到了广州境内的英德。
尽管还没修抵广州,但修抵英德却代表他们可以吃到两广的部分蔬菜、水果了。
正因如此,他们一年四季都能花最少的钱,吃到最好吃的东西,日子十分滋润。
当然,滋润的同时,也代表朝廷对地方控制力正在加强,凡是通了铁路的地方,基本都是京察和巡察御史最喜欢前往的地方,也最容易出事情。
为此,地方官员们谨小慎微,贪污受贿的手段也开始渐渐变得隐秘起来。
这些种种,有的被爆了出来,有的则是没有。
北方、西南、江南的三方势力角逐无疑让局势变得稳定,各方都不敢明目张胆的以权谋私。
类似洪武、永乐年间的事情正在一点点减少,勋贵们也渐渐低调起来。
“唱……”
“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正旦节,武英殿内,尽管朱高煦远在万里之外的阴山,可群臣依旧需要对那金台下跪叩首作揖,也包括朱瞻壑。
做完这一切后,朱瞻壑这才走上了金台,而后开始了洪熙十七年的大朝会举行。
洪武三十三年,永乐十七年,洪熙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