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靖难攻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靖难攻略 第872节(第1页)

恰好,王回在吉林那几年,他一直在各个工厂走动,同时通过邸报和张孟存等人传给他的奏疏了解北方各处情况。

全因如此,他才能写出如此完善的革新奏疏。

一台大型的机器,所需要耗费的时间是以年计数的,耗费的钱粮也是以万计数。

类似北方的三大船厂虽然得到了拨款,但至今还没有能力单独生产出一艘蒸汽机船,仍然需要太学派遣学者帮助他们。

三大船厂是这样,北方的大部分工厂也是这样。

所以想要北方资源产能翻倍,并再修建三百多个中大型工厂,这需要耗费的钱粮并不是小数目。

王回也是等着朝廷对十六商帮下手,财政足够充裕,才敢呈上这份奏疏。

“这本奏疏暂时留在我这里,待我完善发布,北方革变由你操手。”

朱高煦将奏疏放在了桌上显眼的位置,王回见状起身作揖:“臣告退……”

在朱高煦的注视下,王回缓缓后退并转身走出了偏殿。

在他走出的同时,杨荣等人纷纷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能占用陛下近一个时辰的时间,足以说明王回所奏报的事情是十分重要的大事。

想到这里,杨荣等人各有心思,而偏殿内的朱高煦则是侧目看向朱瞻壑:“这份奏疏如何?”

“儿臣理政多年,未曾见到如此具有匠心的奏疏,虽然处处有着父亲的痕迹,但若是此政施行,北地数十万户百姓的生计足能解决。”

“不仅如此,北方也能在十年后独占鳌头,将南边压制住。”

“若是能达到如此局面,则对朝廷十分有利。”

朱瞻壑毫不吝啬的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他知道自家父亲一直在想着恢复汉唐时期对西北的统治,但是西北的投入需要钱,而朝廷也一直在对北方投入。

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强行占据西北的,因为北方的投入太大了,所以自家父亲才会转而向南投入。

如果王回的这份奏疏能够得到实现,那北方的经济将在未来十年间得到迅猛的增长,完全可以脱离南方帮扶的局面。

届时恐怕就不是南方帮扶北边,而是北边帮扶南边了。

“十年时间,希望我还能撑下去吧……”

朱高煦看着那份奏疏,暗自投下希望。

他昨日得到消息,老三朱高燧入冬以后便卧病在床,这让他的心忍不住悬了起来。

当然,比起自己的身体,他还是更担心老三的身体。

尽管朱高燧少年时干得混账事不少,但毕竟是自己弟弟,两人也是有感情在的。

此外,如果朱高燧出了什么事情,朱高煦最担心的便是老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