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862节(第3页)
果然,随着王回这话说出,院内大部分官员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了紧张之色。
他们之中,大部分人都只是中规中矩的官员,之所以能得到拔擢,也是顺了朝廷的东风才能起来。
如今朝廷把风停了,北边恐怕就要生变故了,恐怕这才是皇帝复起王回的深意。
如今的北边,唯有王回能能压住场面,除了他,张孟存和纪舒都不行。
“这消息走漏出去,下面必然人心惶惶,得想办法解决。”
纪舒脸上凝重不浅,张孟存也点头欲言又止。
显然,他们都不敢轻易说出安抚的话,而这个话只能王回来说。
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在算计王回,可王回明知这是算计,却并不以为意。
身处高位,若是事事都把事情推给下面的人,那日子久了,下面的人就会和自己离心离德。
唯有坐得稳,担得起,方能上下一心。
王回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所有人都盯着他的举动,想知道他是沉默还是正在酝酿。
润了润嗓子,王回缓缓放下茶杯,而后开口:
“朝廷的风不吹,不代表我们不能自己扇风,人总不能坐在烈日底下把自己晒死,况且陛下也不会坐视我们被晒死。”
他将朝廷和皇帝做出分割,也就是说这件事情是从朝廷角度而必须做的,而皇帝还是站在他们这边的。
这条消息放出来,众人悬到嗓子眼的心也回落到了该存在的位置。
紧接着,王回又继续开口道:“以长对短,而非以短对长。”
“近些年来,北边的官员懈怠了,总是朝廷怎么吩咐,他们便怎么来,全无半点主见,也不会想着变通。”
“长此以往下去,北边就真的死了。”
王回道出北方安逸的真相,说到底无非就是朝廷从洪武年间一直对北方投入到如今,六十余年时间给北边的人养出了惰性,尤其是以永乐、洪熙年间为最。
皇帝正因为敏锐察觉到这一点,所以才会停下北方的风,让他们自省,自己想想变通。
“话是如此,可要如何变通呢?”
张孟存主动开口询问,众人也投来了目光。
对此,王回缓缓开口道:“我大明朝一个县有一个县的实情,身为父母官,下面那群人总不能连本县实情都不知晓吧?”
“开矿、制水泥、金银铜锭,这些都是功绩,怎么就干不得?”
“北边铁矿如此之多,冶炼农具往南方贩卖,少赚几文钱,不就都卖出去了?”
“多赚几文不会发财,但少赚几文就能把市场抢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