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826节(第2页)
“早年有水利工程,百姓对于朝廷的怨言还不算大,如今水利工程渐渐完善,只剩下维护,那江南百姓自然会将目光投向其它。”
“江南铁路迟早得修建,趁此机会修建,总比将来没了钱再修建要好。”
“何况……”朱高煦顿了顿,饱含深意的看了一眼朱瞻壑。
“将财富集中到一处处理,总比跑来跑去要容易许多。”
朱高煦的话让朱瞻壑恍然大悟,人口集中就是财富集中,而财富若是集中在江南,那以大明官员与商人勾结的环境,若是日后再兴大案,那只需要在江南兴一场大案,就足够解决朝廷的燃眉之急。
朱瞻壑刚刚明了,朱高煦便对他继续交代道:
“重要的不是怎么抄家,而是再分配。”
“百姓的钱都集中到了这群人手中,而这群人的消费始终有限,如此一来,钱就会被限定在他们手中,花不出去。”
“这种情况下,朝廷若是要对其动手,那动手成功后要做的就是让钱流通起来。”
“兴基建是一种手段,还有官营贷款则是内容做了一番补充。
不过这份贴黄的补充,就涉及到了北宋朝廷对天下吸血的手段了。
从这份贴黄中,朱高煦也吸取了不少从对付百官和富户的手段。
这其中内容大概是朝廷是高度优待京师之民,平常日子不怎么骚扰他们,所以京师之中能发育出数百家大姓。
若是遭遇战事,急需钱用,朝廷则可以将数十家大姓弄过来,一天之内就筹足了军费筹。
朝廷养着这些京师之民,平日不动他们,正是为了让他们在这种时候派上用途。
现在朝廷应该好好爱养这些因变法而遍体鳞伤的京师之民,如此再过个一二十年,他们又可以发育成若干大姓,可供朝廷在紧急之时取用。
这份拿“祖宗之法”说事的黄贴,实际上是在劝告朝廷,不要光想着吸血,也得注意造血和养猪。
血造多了,猪养肥了,到了关键时刻再吸血、再宰杀,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有意无意之中,梁焘道破了宋都开封本质。
在北宋治下,开封城富丽繁华了一百六十余年,但这种富丽繁华,并不是自由生长的结果,而是皇权疯狂吸血和官僚消费的产物。
开封是一座没有产业的城市,它几乎完全依赖“官吏兵卒消费”来维持运转。
这一点,朱高煦是在来到大明后,闲暇时翻阅北宋的《东京梦华录》所看到的。
在书中所描述的开封,虽然有着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奢侈消费,但几乎没提到任何其他产业。
奢侈消费的群体,也是一群吃朝廷财政饭的群体。
倘若这群群体集体撤离,那开封的富丽繁华就会瞬间崩塌,整座城市也会瞬间失去活力归于死寂。
也就是说,宋都开封是一座纯消费城市,它的活力源头是权力集团的极尽奢靡,它的繁华背后是全国税赋源源不断地输入。
为了维持这种奢靡与繁华,权力集团在北宋全境长期实施高强度汲取。
即便在号称仁治的宋仁宗时代,也是民生凋敝,不堪重负。
官员陈舜俞就在奏折里公开批评仁宗朝的施政,说它“取民之财可谓悉矣”,用尽了所有盘剥百姓的手段。
在这样的吸血游戏里,宋都开封的百年繁华,不过是一场畸形的消费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