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靖难攻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靖难攻略 第805节(第3页)

夏原吉大概说着,但他心里没有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说出来,众人也都心知肚明。

王回和杨士奇正在以天下为棋盘厮杀,每年被检举入狱的官吏多则上百,少则数十,这些人的家产多则数万,少则数千。

杨士奇和王回的厮杀越久,朝廷所获便越多。

户部能有三千二百万贯的积存,其中有八百多万贯就是王回过去几个月贡献的,而且现在还有四百多万在路上。

尽管都知道这是皇帝在布局,可没人敢直言说出来。

虽说权力自下而上,但掌握军队的朱高煦却并不在意这些。

经过小学和中学的多年推广,军队之中二十五岁以下的男子,最低也是小学毕业的存在。

下面的人要乱,朱高煦不介意军管一段时间。

到时候就看看是下面的人脖子硬,还是军队的刺刀硬。

对于惜命的百官来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步风平浪静。

老老实实的遵守律法,他们屁股下的位置还能坐几十年。

以朱高煦给百官的俸禄来说,足够他们养家并雇佣下人伺候。

在大明百姓平均一年也就每户十几贯收入的环境下,朱高煦对最低收入二十贯的吏员和动辄几十数百贯俸禄的官员已经足够优待了。

后世某些国家的总统工资也不过四十几万美元,而大明的永乐通宝等同这个时代的美元。

就拿六部尚书来论,朱高煦将他们拔擢为正二品,每年七百多贯,等于一个普通家庭五十几年的收入。

要知道大明的物价可比宋代便宜太多,宋代一斤盐上百文,明代不过十余文,更别提粮食了。

宋代汴梁一套豪宅数万贯,宰相都需要不吃不喝数年才能买得起一套。

当下大明北京与南京一套占地数亩的豪宅,也不过才五六百贯,以正二品尚书的俸禄来说,买了之后还能雇佣几个仆人好好收拾,更别提朱高煦常常会赐钱给官员。

物价低、俸禄高,这是当下洪熙年间官员的真实写照,所以朱高煦根本不在意那些贪官污吏对自己的谩骂,也更不会怜惜他们。

他武英殿和华盖殿每年的用度也不过才几千贯,这还包括了阁臣与官员们的三时三餐与夜宵和各自补品。

整个内廷上千太监及宫女,数十名妃嫔和十余位子女的吃穿用度一年也不过三十余万贯,放在历朝历代都绝对是最低的。

除了大明宫的用度朱高煦不曾克扣,其余的用度他都是能节俭就节俭。

他省下几十万贯,必要时候就能给大明朝多修上百里铁路,赈济十几万灾民。

他虽然用不到,但后世之君自然会用到。

想到这里,朱高煦也扫视了一眼群臣,最后沉默无语的起身向偏殿走去。

群臣纷纷起身行礼,面对朱高煦一言不发的态度十分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