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靖难攻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靖难攻略 第741节(第2页)

“此外,再从交趾海阳港修建一条通往交趾、宣光进入云南临安、抵达昆明的铁路。”

“不过有一说一,对于这几条铁路,我还是比较担心有些地方难度太大,我们无法通车。”

“对于开封到郴州这段我是比较有信心的,但郴州到广州需要翻越山岭,我们能否做到问题很大。”

“此外,交趾境内铁路也容易修建,但一进入云南,我这心底便没了底气。”

走在太学之中,朱高煦对杨展袒露大明朝未来的铁路计划。

西南铁路经过勘察,大明确实没有这个技术水平能翻越秦岭,亦或者从叙州修抵陇川。

因此,原本的西南铁路现在成为了四川铁路。

四川境内将从北边的江油县修建一条经过成都、眉州抵达叙州的铁路,如此一来,四川北部的物资就能运抵长江旁,其他各省物资也能通过长江运抵四川北部。

这段铁路不过八百里,耗银三百四十余万两,三年工期,难度并不算高,毕竟经过的地方都是成都平原的范围。

相比较之下,朱高煦所想的那几条铁路还没有实地勘察。

正因为没有实地勘察,他才会忧心忡忡。

他去视察了冶金院和建筑院,水泥的强度较之前有了增加,但依旧达不到浇筑高架桥的标准。

杨展以一個倾听者的身份倾听着朱高煦的抱怨,不多时等他们走出太学,乘车返回紫禁城的时候,杨展才作揖开口道:

“海军内部已经组建了纠察千户所,专职纠察。”

“南洋、东洋已经开始进行纠察,等这些结束后,纠察就会对小西洋的军队进行纠察。”

他在回应去年西厂和杨彬上报的海军帮忙作战一事,朱高煦颔首:

“你自己看着办,你办事我放心。”

简单言语间,双方便定下了海军的纠察制度。

半个时辰后,朱高煦返回了紫禁城,杨展则是返回了六军都督府。

他虽然是海军都督,但并不需要前往海外,又或者说,朱高煦也日渐觉得孤独,想将他留在身旁,起码有几个能说话的朋友。

夏原吉、黄福这群人并非不好,只是身上总有点儒生的脾气,朱高煦与他们共事还行,相处却觉得难受。

兴许是年纪上来了,自觉精力不足的朱高煦也开始渐渐下放府衙一级的奏疏给了六部和司礼监处理,自己只需要查阅修改就行。

如此一来,每日的工作量也从八个时辰降低到了七个时辰左右,故此他才能常常出没大明宫和太学。

兴许是被朱高煦对付孔府的决绝给吓住了,庙堂上那帮老蛮子倒是没有再找他麻烦,每日只是低着头处理政务。

朱高煦也乐见于此,故而鲜少找他们麻烦。

在他看来这群人不论贪腐,暂时养着,待国库出现问题再动手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