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靖难攻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靖难攻略 第739节(第2页)

“卖报卖报,凉州、甘州、肃州招募工人,工钱每日二十文,报名地点在报纸上!”“卖报卖报……”

夯土的街道上,一名青年不断吆喝,四周早有蹲守的人。

随着青年吆喝,那些蹲守的人立马凑钱上前买了一份报纸,随后根据青年人的指点前往了募工的地方。

他们并不识字,买报纸只是为了获得情报,而今情报到了,他们也自然要赶路去了。

他们穿过灰尘极重的街巷,这里的道路都是本土,偶尔能看到钟楼和鼓楼,街道上的人穿着虽然是汉人,但深目高鼻的长相还是很好与汉人相区分。

这里是甘肃治下的凉州府武威县,曾经的这里是千户所,而今的这里却成了一个发展不错的县城。

当然,这里指的发展不错只是相较于曾经,如果比较陇山以东,那还是比不起来的。

数十名四五十岁的百姓聚集一起,他们穿着简单的粗布麻衣就向城外走去。

守城的兵马司撇了他们两眼,便干脆利落的放行了。

不多时,他们走出城门,顺着报纸上的指点来到了数里外的某一处官道驿站。

在这里已经等待着数百名身穿粗布麻衣的各类民族百姓,由于朱元璋的政策,在大明境内的色目人虽说免遭屠戮,但是必须使用汉字,学习汉语说汉语,同时以前的色目人姓氏也要简化为汉姓。

此外,色目人严禁再穿本民族的传统服装,包括佩戴首饰,必须穿汉服,否则斩。

另外,朱元璋还规定了色目女子必须与汉人男子结婚,不许与本族类自相嫁娶,违者杖八十,男女入官为奴。

此外,色目百姓须着猪皮靴,不许乘骑,一旦违反,平民将其打死也不会论罪。

如果敢违抗,轻者打入奴籍,重者直接咔嚓,这就是所谓的复唐宋衣冠,禁胡服胡语。

在洪武、永乐、洪熙三朝五十一年的统治下,实际上大部分色目人已经不会说本族的语言,他们除了长相外,其余已经和汉人无异。

坐在官道的驿站旁,官道两侧是一望无际的大戈壁,光秃秃、亮闪闪,偶尔看到一株植物,崛强地挺立在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间,在强烈的光照下没有低头。

似乎是因为到来的人有些多了,故此驿站之中也走出了几名吏员。

在他们的身后,还有十几名负责护卫的军士。

见他们走出,许多人纷纷起身凑近,而吏员们也走出一人,朗声道:

“工价二十文,供食宿,另外若是有愿意跟着队伍前往其它府县修路的,走出武威县后,工价每日三十文,清楚没有?!”

“清楚了!”

众人说着汉话,见他们都清楚,很快吏员们就把他们分成了三十个小队,每个小队十个人各自领取任务。

在吏员的指挥下,他们很快开始在官道不远处的戈壁滩上开始工作。

虽然都是大明百姓,可由于工价不同,故此铁路工人的工价也各有不同。

二十文的工价在江南来说算是平常工价,但在甘肃这种地方就是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