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靖难攻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靖难攻略 第729节(第3页)

“等化肥可以量产,不需要再依靠鸟粪石的时候,百姓也就不用再担心饿肚子的事情了。”

“另外,小学推广主要还是以北方毕业的教习为主,如果不行,再重新招募培训。”

“眼下,礼部统计的学子数量已经多达八百余万,我们的师生比例也达到了一比二十七。”

“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最多不能超过三十,该招募还是继续招募,再苦不能苦教育,这是我们和四夷的区别。”

朱高煦记得两次工业革命之所以推动的那么快,实际上离不开当时欧洲对基础教育的重视。

如1754-1784年,英国小店主文盲率仅为5,约曼农和农场主群体文盲率为19,各类商人群体文盲率为20-30,管家群体文盲率为46,建筑工人群体文盲率51,农业工人与家庭仆人群体文盲率59……

在殖民地金银流入后,基础教育得到重视,不过区区五十年时间,英国社会识字率进一步提高,商人群体文盲率下降为15-30,建筑工人文盲率为38……

这还是英国和清朝保持贸易逆差的情况下,而现在的大明占据了对世界贸易顺差,以及东洲、昆仑洲金银矿的两个优势。

尽管在人口体量上,大明是十八世纪中期英国的近十倍,但文盲率下降的速度也不会比英国慢太多,因为大明的生产力比当时的英国要高,物价更低廉。

想到这里,朱高煦揉了揉眉心,对郭资和黄福道:

“北方需要扶持,南方则是稳步进发,一旦两京铁路开通,南方也将获得北方源源不断的低价煤炭与铁料,这对南方来说也是好处。”

“是……”二人作揖应下,朱高煦也摆手道:“退下吧。”

“臣等告退……”

二人起身离开,朱高煦也继续低头处理起了奏疏。

在他处理奏疏的同时,朱棣的队伍还在缓慢的北上,而在临安府建水县停留了近一年的陆愈也终于被告知可以前往车里的景洪县任职。

他带着上百名官员及六百余名吏员前往了车里府,由于正值夏季,当地十分闷热,许多北方南下的官员及吏员承受不了这种闷热,纷纷向陆愈辞别。

陆愈无奈,只能同意他们辞别。

故此当他来到车里府治所景洪县的时候,身边七百多人的队伍只剩下了不到四百人。

由于担心叛乱,当地依旧是军管状态,驻扎着四个卫两万余军队。

所谓的景洪县,实际上就是傣族修建的一个寨子。

陆愈抵达此处时,所见到的是种植水稻的傣族奴隶,以及许多来往监督的军士。

景洪县由木寨组成城墙,寨子周长二里余,寨子内部可以生活数千人。

由于依靠澜沧江,这里并不缺水,相反十分闷热。

四周许多树林因为战事被焚毁,但在这样的雨林气候,那些被焚毁的树林已经被绿植所覆盖,根本看不到被焚毁的痕迹。

这样的环境,比吕宋有之过而无不及。

“车里府有大大小小五十七个寨子,基本以白衣傣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