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靖难攻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靖难攻略 第717节(第3页)

“不过就河套的情况来看,如果有抽水机配合,那确实解决许多问题。”

河套在这一时期还是以荒漠戈壁植被稀少的草原为主,少数可耕种的地区及其依靠水利设施,更多地方靠机井打地下水,而且可耕地的盐碱度极高,土地十分贫瘠。

部份可耕种的低降水高蒸发的地区,黄河水灌多了,土地很容易盐碱化,所以很难开发。

正因如此,除了拥有河流的几块地方可以少量开垦耕地,其它地方根本无法种植作物。

哪怕到了土默特入驻河套并修建板升城,蒙古人在河套依旧是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而且主要以放牧为主。

不过到了清代,随着玉米、土豆等作物出现,汉人对这一地方的开发就开始重新步入正轨了。

玉米和土豆已经被郑和、陈瑄带回,所以林粟早早就在朱高煦的授意下,在五原、九原一带种植起了土豆和玉米。

不过对于当地来说,沼泽遍布、地湿苦寒的地区依旧无法耕种。

林粟想要抽水机,估计是想用修建水渠,挖掘水井,然后用抽水机来抽取地下水,通过灌水冲洗、引洪放淤等手段来淋洗和排除土壤中的盐分,以此改良土地。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办法,因此朱高煦短暂的思考后也决定要对河套地区给予支持。

“这个月和下个月的抽水机率先发给林粟,但事先和他说好,我要看到河套的耕地得到提升,不然明年的抽水机他就别想要了。”

“奴婢领教……”

见朱高煦这么说,亦失哈笑着应下,随后安排人给林粟准备抽水机去了……

风浪不止

“噗…噗……噗叽……”“好好好!告诉他们可以了!”

五月间,随着惊喜的声音响起,辽阔的河套地区也迎来了工业的脚步。

河套,其指黄河在陕西及山西之间“几”字弯和其周边流域。

在两汉时,这里是水草丰茂的草原,是天然优质的养马场。

只可惜随着时间推移,从唐代中期开始,黄河的泛滥加上全球气温的日渐走低,降水线开始不断东移,这片土地渐渐成为了不利农业的地方。

五代十国、宋辽金与西夏乱战的三百多年中,这块地方更是无人维护,致使黄河泛滥过多,就连土地都往盐碱化一路狂奔。

好不容易迎来大一统,却又因为元代的不重视农业而继续恶化。

最后,大明拿下了这块地方,可由于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想要花费大力气开发这里已经成为一种奢望。

按照历史走向,这块地方本该在几十年后被蒙古人入侵占领,而后与明军反复拉锯,直到一百年后彻底丢失。

然而随着抽水机的声音在这片土地上响起,在这片土地上发展农业已经不再是问题。

五原巴卓彦尔、九原包头、定襄呼和浩特,这些后世极具色彩的城池,如今重新被冠以汉姓,并得到了朝廷的鼎力支持。

从永乐五年开始,山西陆陆续续朝这里输送人口和粮食,而这三个县也不断往开平输送铁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