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692节(第2页)
全程两次跨越运河,一次跨越黄河,这其中运河的桥梁还能修建解决,但黄河就不行了。
大明并没有在黄河修建大桥的能力,虽说冯胜在兰州修建了黄河大桥,但那只是浮桥,根本无法通过火车,因此最终还是要以中转坐船的方式前往南岸,从南岸乘坐火车从凤阳直抵江浦。
“八百万贯,五年完工,每年要支持一百六十万贯……”
黄福自然知道朝廷在解缙案中查抄甚多,但八百万贯不是小数目,所以他小心翼翼的提醒朱高煦。
不过现在的朱高煦财大气粗,解缙案的查抄足够大明修建四条这样的铁路,所以他大手一挥便决定了修建这条铁路。
与此同时,他也与黄福说道:
“除了这条铁路,你作为工部尚书,你觉得大明朝现在还需要修建哪几条铁路?”
“臣以为……”黄福似乎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因此他不假思索的说道:
“东北为我朝北方粮仓,又产铁与黄金,自然要修建,不过刚才殿下您已经有了准备,那臣就不班门弄斧了。”
“若是蒸汽机船也是日后能出现的,那臣以为,长江以南只需要修建一条铁路就足够。”
“即交趾通往昆明,再通往蛮莫的铁路。”
“除此之外,北方除了东北方向的铁路,还需要修建一条从京城经过山西、直通西安,再前往兰州的铁路。”
黄福的想法偏保守,毕竟铁路造价不菲,当下大明没有能在黄河修桥的能力,更别提长江了。
在日后可能出现蒸汽机船的情况下,黄福认为四川、湖广、江西等长江两岸完全可以走蒸汽机船,沿海省份亦是如此。
唯有不通河运的西南,西北需要两条铁路来应对地方局势。
尽管只有两条铁路,可这造价也并不便宜,毕竟沿途多山川,造价恐怕是两京铁路的数倍。
这两条铁路,足够让大明朝的工部忙碌十几年了。
“你的想法不错,但还是太保守,西北的铁路不应该局限在兰州,而是要想向更西方的哈密修建。”
朱高煦对西南的铁路十分满意,交趾通往滇西的铁路修通,那交趾的粮食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往滇西,而东北和江南的军工则是可以走海上运往交趾,走陆路运往滇西,帮助大明朝控制三宣十慰。
不过对于西北,他就觉得黄福太过保守了。
从北京修建一条通往大同、太原、西安、兰州、肃州、哈密的铁路,是朱高煦未来二十年一定要做到的事情。
只有哈密修通铁路,朱高煦才能在日后东察合台汗国内乱时收复西域,这是他有生之年能做到的事情,自然不会放过。
况且,他只能改变大明朝,却无法改变地球,因此二百年后的小冰河期依旧会到来,而届时西北依旧会爆发十数年的旱情。
一旦西北铁路修通,那南方的粮食可以走海运和两京铁路运往北方和西北,只要不出现万历那种连大臣都不任命,导致基层官员不足的皇帝,这些铁路足够解决北方的粮食问题。
“殿下想要收复西域?”
黄福猜到了朱高煦的心思,朱高煦也不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