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靖难攻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靖难攻略 第687节(第3页)

当然,五军都督府还有军屯籽粮,但经过改革,现在军屯籽粮每年折色后价值不过三百万贯,大明收入合计三千二百万贯。

也就是说,明年的固定开支就已经达到了二千九百万贯,只要稍微有些动作,朝廷就得寅吃卯粮了。

翻看了文册后,朱高煦不免揉了揉眉头,旁边的亦失哈也开口道:

“若是郑和他们赶回来及时,兴许可以缓解燃眉之急。”

“话是如此……”朱高煦颔首,随后又摇头道:

“他们与南国的战事不知道进行如何,万一被拖住,那就有些糟糕了。”

“看样子,明年不能有什么大动静,起码要攒下三百万贯来应对后年的浙江新政,铁路修建。”

“此外,云南的改土归流也得看情况往后推迟……”

将财政情况梳理过后,朱高煦不得不放慢了自己的步调。

他拿起黄册看了看,其中工人单独开了一页,天下官营工匠合计六十四万七千余人,匠籍二百六十七万余人。

可以说,大明的工人比例已经突破了人口总数的4,但如果算上隐匿人口,估计还在3左右徘徊。

这倒也不奇怪,大明朝还没有进入工业时代,需要的工人并不算多。

只不过随着蒸汽机开始走向矿场,以及火车开始沟通地方,再加上太学的一些新产品不断提供新需求,最后在农业又得以突破的话,大明未来几十年就能走完历史上几百年的路程。

朱高煦已经做到了他能做到的一切,接下来的几十年就是按部就班就足够。

想到这里,他合上了文册,起身走出了春和殿。

亦失哈跟上了他的脚步,双方穿梭在东宫之中,也碰到了放学回来,带着弟弟妹妹们玩耍的朱瞻壑。

朱高煦没有打扰,只是隔着远远地看了会,便走到了东宫的一处长廊坐下。

他坐在这里发呆,同时放松精神。

只是不等他放松一会,急促的脚步声便在不远处响起,胡纶脸色难看的从远处快走而来。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只有发生了大事的时候,才会露出这样的表情。

朱高煦隔着老远便见到了他的表情,但依旧稳重坐在原地,等待胡纶走到了他的面前才开口:“不用行礼了,说事吧。”

“是!”胡纶作揖回礼,脸色铁青的开口道:

“殿下,臣看守不力,那解缙……”

“怎么了?”朱高煦心里升起了不好的预感,却见胡纶低下头:

“刚才被人发现死在了诏狱外的积雪中,那纪纲说是解缙接受不了流配交趾充军的结局,自己找地方冻死的……”

胡纶的话,让朱高煦缓缓攥紧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