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663节(第3页)
朱高煦记忆比较清楚的,就是“机户皆杜门罢织,而织工皆自分饿死。”的史料。
可以说,这种手段即便放在后世都屡见不鲜,不过后世可以降低标准换工作,而这个时代的工作可不好找,而且粮食又贵,很容易饿死人。
在朱高煦看来,即便万历派出的太监能力不行,贪心十足,但只要有足够的异地军队驻扎,那该收的税还是能收上来。
满清入关后又不是没搞过强征,结果江南还不是老老实实的。
用江南的兵征江南的税,这是行不通的,所以朱高煦才会设置换防这一手段。
如今南直隶、江西、浙江的兵,基本都被朱高煦调换为了山东、辽东、北平兵马。
这次的调动的时间是三年,也就是说未来三年内,朱高煦可以用异地军队来好好推行新政,反正军队和当地没什么沾亲带故,也不怕军队不办事。
南直隶只是皇明宗规
“呜呜呜——”“吵死了!”
八月的春闺时分,山水一绝的桂林府中,坐在衙门内一身官员常服的解缙忍不住暗骂。
那号角声是城内军队集结训练的声音,每日都把喜欢清闲的解缙吵闹不行。
当然,除了军队外,充满忙碌的广西布政使司衙门也让他尤为不喜。
自西南诸将前往南京述职,与朱高煦讨论了如何对广西土司平叛后,整个西南便开始运转起来。
四川、交趾两大粮仓对云南、贵州、广西不断输送粮食,各地兵马也抽调进入广西。
眼下,整个广西境内兵马已经有十二万之多,担心民夫不足的沐春等人,还从贵州、交趾、云南、广东、湖广征募了六七万民夫进入广西。
当然,这点民夫数量根本不足以维护大军。
因为西南挽马不足,因此征募民夫便是广西布政使司的头等大事。
除此之外,云南、广西、广东、交趾等官员还得忙于橡胶树的种植。
橡胶树的寿命一般是二十五到三十年,通常来说种植两到三年后即可开始割胶,但最佳割胶时间通常是在六到七年左右。
作为未来大明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之一,朱高煦自然要提早布置橡胶树的播种,而橡胶树也将成为大明热带地区百姓的一项重要收入。
当下,西南各省主要是督促交趾的长山战俘开垦荒地。
平原上的荒地会被开垦成耕地,丘陵山地的荒地则是会被开辟成未来的橡胶树林。
对于各类新作物的推广,朱高煦选择的是官府率先耕种,让四周百姓看到足够的经济效益后,百姓自然会争先效仿。
这样做的坏处是速度太慢,但好处就是不会折腾百姓。
他的想法很好,但对于解缙来说却有些折腾。
督促长山蛮、交趾败军战俘开垦荒地无疑是一件无聊且费心力的事情。
解缙就分到了这样的一件事,不过以他的身份,他并不需要前往当地视察,只需要坐在衙门内吃着美味佳肴,遥控指挥就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