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631节(第2页)
虽然没打什么大的战事,但各地平叛合计斩敌一万六千余人,均分之后能发给麾下兵马的几乎是每人一贯。
至于南洋更甚,去年的崔均、蒋贵、施进卿几人在旧港、吕宋捣毁土寇山寨九十二,斩俘近十万。
尽管赏钱只有十万贯,但大明在南洋的驻军不过两万人,每人能到手五贯,而且死伤并不算多。
由于没有金鸡纳树皮,明军都是海陆配合,在沿海地区捣毁土寇山寨。
只要不深入林中,患上疟疾的概率还是不大的。
因此前往南洋当兵,几乎是当下普通明军最佳的选择,但南洋驻军数量太少,除了三年的轮换,基本不会增加兵额。
之所以明军知道这些消息,主要还是朱高煦在军中开办了《军报》,上面有各军都督府辖区的大致内容,不过基本都是描写兵卒生活,鲜少有关于军队情报的消息。
因此,当逆倭赏钱报出的时候,参与此次远征的明军将士都鼓足了气,准备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大展拳脚。
毕竟一旦战事受挫,朝廷增派援军,那可分到他们手中的赏钱就更少了。
“登陆!!”
坐船之上,伴随着郑峻拔刀指天,一艘艘沙船开始被放下,作为先锋的四千明军率先上船,开始对若狭海湾的敦贺进行登陆。
这里是先前足利义持与上杉禅秀作战时的中转补给之地,并且可以容纳一些不算太大的战船。
因此拿下这里,有利于明军的海上补给,更有利于明军长驱直下。
“呜呜呜——”
敦贺不过是一個渔港小城,即便足利义持已经料到了明军有可能会在舞鹤与敦贺选择登陆,但他手中兵力不足,驻扎在敦贺的军队不过只有两千人。
他们得到了足利义持的命令,一旦明军开始进攻,不要有任何犹豫,立马撤往京都,将消息传回京都。
正因如此,面对明军发起冲锋的号角声,驻守此地的今川高政立马下令焚毁物资,撤往京都。
赶在明军登陆海岸前,今川高政率领军队撤出了城池,向南边逃命的同时,也向北边大野的今川范政发去了消息。
足利义持自以为自己掌握了局势,但驻日西厂所掌握的局势,比他掌握的更细节。
足利义持的军令早已被西厂获知,并传往了隐歧,正因如此,明军才没有对敦贺发起炮击。
因为陈瑄清楚,只要大军发起登陆,敦贺的日军就会撤退,所以没有必要摧毁敦贺。
“约束三军,不要对平民动刀。”
甲板上,陈瑄看着己方军队登陆敦贺,不由得吩咐一声。
这句吩咐,是陈瑄出征前朱高煦交代的,毕竟大明日后很有可能会对日本接管。
在此之前,树立明军的形象无疑是他们最需要做的事情。
反正只要继续明日贸易,那日本平民便会继续被各地守护和幕府所压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