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靖难攻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靖难攻略 第602节(第2页)

前者是发放生产资料和口粮,后者是以工代赈发放铜钱。

在这样的政策倾斜下,遵义府的百姓生活是以肉眼可见的变好。

便是当下徐硕他们所处的这种草棚小凉亭,这种东西似乎看似不起眼,可这种草棚小凉亭他们一口气修建了四百余座,几乎涵盖了整个遵义城外的平原上。

不管是太阳毒辣还是突然下雨,这些草棚都能成为遵义务农百姓遮风避雨的地方。

除此之外,曾经的木桥被拆毁,一座座石桥与混凝土桥梁拔地而起。

曾经三四十文的高价盐,如今也在四川井盐大量涌入的局面下降到了每斤十五文。

又说布匹、食油、米价、酱、醋、茶叶,原本它们的价格都比外界昂贵了近五成,而今在政策开放,以及徐硕等人招商贸易的局面下,基本都下降了许多。

曾经三百文的一匹布,如今只需要二百三十文便能买到一匹,而朝廷给出的工价则是每日十文。

也就是说辛苦劳作一个月,便能买一匹布外加四斤盐,末了还能剩下十文钱。

一個月的时间便能解决一年的衣食问题,这换做遵义百姓在杨氏土司治下的时候,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当然,以工放钱这个政策能否持续,得看朝廷对贵州的政策倾斜能持续到什么时候。

一旦朝廷停下了对贵州的扶持,那即便徐硕他们再有能力,也没办法将现状维持下去。

“今年朝廷从南京给贵州调拨了五十万贯,听说秋后才会运抵贵阳,你觉得我们能分到多少?”

赵轨询问徐硕,徐硕听到他的询问后,略微思考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贵州十六府七十二县,我们的条件和环境仅次于黔东的思州、思南、铜仁,以及三司所在的贵阳府,而这笔钱是按照先贫后富来发放。”

“我估计发到我们手上,顶多只有不到一万贯。”

“不过也不错了,我准备这次一口气把官道从桐梓县修建到东溪镇。”

“一旦遵义向四川的这最后八十多里官道修建完毕,那不管是四川向贵州运送物资,还是外面商贾运送货物进入贵州,那都会将我们遵义视为第一选项。”

“不过其中也有难度,那就是扩宽这条官道,需要的火药和水泥恐怕不在少数。”

“以我们那不足三百吨的年产是绝对应付不过来的,但贵州各府资源贫瘠,不可能支援我们,因此只有请布政司向四川布政司求援了。”

徐硕说的轻轻松松,可这话在赵轨听来却难如登天。

当然,他并不是觉得徐硕做不到,而是觉得自己做不到。

赵轨不同于徐硕,徐硕有吉林城出身的这层背景,而他只有一个山东普通农村的背景。

旁人瞧见徐硕的履历,都会下意识好奇他是否与朝中哪些勋贵有关系,而瞧见自己的履历,便只会留下一句客套的赞许,随后便会将他的履历放置一旁,兴许几日都不会再拿起来翻看。

这样天差地别的待遇,赵轨心知肚明之余,也觉得十分难受,但却不表现出来。

在他看来,只要能抓住徐硕,那他兴许还能努力向上爬一爬,说不定能爬到正四品的官职,那样他便真的是光宗耀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