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靖难攻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靖难攻略 第568节(第2页)

“一开始先鼓励他们主动移民,派军队护送,如果效果不好,再强制移民。”

“此外,不仅是山西需要移民,其它地方也需要。”

“关中的陇西之地我看过《黄册》,色目人占当地六成人口,这未免过多了,并且不容易管理。”

“这次移民,让陕西布政司强行从陇西之地迁徙二十万色目人进入河南生活,由朝廷发放耕牛和挽马、农具及口粮。”

“你挑选些人,派得力的帮手从铸币厂带四十万贯前往当地,从他们手中购买田地和牲畜,同时让陕西布政司从西安、延安、凤翔等府迁徙百姓进入陇西,就地安置。”

朱高煦可是记得延安府百姓困苦的事情,由于缺乏水源,这里也是晚明爆发起义最多的地方。

从西安、延安、凤翔迁徙百姓前往陇西,不仅可以改变当地民族结构,还能减轻延安负担,这也是一大善政。

“是!”

孙铖毕恭毕敬的作揖应下,朱高煦见状也提起了贵州的事情。

“今日庙堂之上贵州的事情你听到了吧,有了解吗?”

“听到了,臣这些年一直与四川的学子通信,去年陛下有意在贵州设置三司的时候,臣便已经关注贵州了。”孙铖回答道。

“朝臣们说贵州口数不下四百万,而朝廷则是要迁移贵州百姓外出。”

“臣以为,迁出容易,迁入困难。”孙铖继续道:

“从贵州山区迁徙百姓前往四川,开垦两宋时的荒地,这很容易,但只是如此,还不足以改变贵州情况。”

“贵州的情况,依旧是少民多而汉民寡,没有足够的汉民支撑当地卫所。”

“因此臣觉得,殿下想说的,莫不是迁移百姓进入贵州?”

孙铖很早就关注了自家殿下的移民政策,尤其是将靖难罪臣扩大并迁徙云南滇西一带的事情,更是朱高煦移民手段的高明一棋。

南北榜分卷中,中卷为什么反对的人少,多是以反对北卷居多?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滇西的那批靖难罪臣吗?

朱高煦给了这群罪臣子孙科举的机会,而这些罪臣大部分与现在庙堂上的群臣沾亲带故,可以说中卷完全有利于这群滇西罪民。

事实也是如此,上次的科举中,中卷三十名进士里,有十四名来自云南,十名来自四川,交趾与广西各有三名。

在云南的十六名进士里,又有十二名分别由大理、永昌、南甸、陇川四个府均分。

如果仔细去查,这十二人基本都是靖难罪臣的后人。

他们中了进士后,全家脱了罪籍,如今已经在南京安家了。

不过罪籍并非那么好脱的,朱高煦规定的脱罪籍只限父母、兄弟、妹嫂与子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