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靖难攻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靖难攻略 第508节(第3页)

对于丑恶的事情尽量略过,对于有功绩的事情就毫不吝啬篇幅。

说到底,不是每一个史官都是硬骨头,为了少惹麻烦,偏向当时皇帝是一定会做的事情。

李世民只是想看起居注就被后世说成改史,朱棣直接改史就更不用说了,哪怕朱高煦一个研究地质的都知道朱棣改史的事情。

毕竟改史是一个大工程,但凡出现一点纰漏,不管是无意的还是故意的,只要有纰漏,那后世人就可以根据当时的人所写私史对照来确定是否改史。

朱棣如果不改史,那也就没有洪武三十五年了。

“不改的话,那个人要怎么写?”

朱棣纠结怎么写朱允炆,朱高煦闻言就知道自己劝不住朱棣,所以在心底叹气后,他便主动道:“您要改就改吧,日后儿子要修您的实录,也会从您即位后开始写,您不用担心。”

朱棣听到了自己想听到的答案,立马捋了捋自己的大胡子,脸上满是高兴。

显然从他猎狼回到大帐开始,这一路他就是在打感情牌,为的就是让朱高煦说出这句话。

他的想法朱高煦也能猜到,不过那又怎么样呢,他还能拒绝朱棣不成?

哪怕他想追求真实,等朱瞻壑长大一看史书,还不是会想着改一改。

改史这种事情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无从得知,只是这个头一旦开了,后面的君王都不会希望自己这一脉出现太多污点。

“随遇而安吧。”

朱高煦没有纠结这件事,而是与朱棣说起了科举的事情:“这次科举,我听闻南榜进士有八成位置都被南直隶和浙江、江西包揽了?”

“嗯。”朱棣倒是没有遮掩,承认过后继续道:“其它地方的许多官员不服气,写了不少奏疏给俺。”

“现在来看,你这个南北分卷,分设三榜的手段确实不错,起码保障了北方和西南考生没有受到影响。”

朱棣说着说着抖动马缰,朱高煦也抖动马缰跟上,同时说道:“保举制其实才是他们最想要的。”

“他们想的倒美。”朱棣说着,取弓搭箭,一只兔子瞬间毙命。

朱棣没有去管,因为跟在他们二人后面的骑兵会去收拾。

不过在说完这事后,他又对朱高煦说起了事情:“你给户部的权力似乎有些大了,工部和兵部、礼部的银库都被你交给他们管了。”

“这些加上市舶司,还有你解散内地卫所的军屯田,均分百姓的政策,户部的权力是越来越大了。”

朱棣担心户部权力太集中,可朱高煦却很无奈:“爷爷留下的制度不是谁都能懂的,别说壑儿,哪怕是父亲你,你就敢说你能完全梳理清楚爷爷那套吗?”

朱高煦很理解朱元璋想要分化相权,想要六部掌握一个平衡。

问题是这套东西不是人能玩转的,别说不善财政的皇帝,就算是明代中后期许多善于财政的户部尚书也是一头雾水。

除了张居正,就没人理清过户部的财政问题。

朱高煦倒是能理清,但他是因为他的记忆力超乎常人才能记下这些,不然即便是郁新、郭资、夏原吉这群人也需要事前做好准备才能对答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