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靖难攻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靖难攻略 第460节(第3页)

他不认为朱高煦能教出什么新意,只当是朱高煦为搏名声而作秀罢了。

“看看吧,那位能坚持多久,但愿不要成为笑料。”

另一处宅院内,作为大学士的杨士奇倒是没有嘲笑朱高煦,毕竟他和解缙在庙堂上吃了朱高煦不少亏。

即便是自视甚高的解缙也不敢说比朱高煦全才,因为他们真切的研究过辽东官学的教材。

尽管没能获取全部知识,但从部分知识来看,朱高煦兴许真的是一个数百年难出的全才。

杨士奇不认为朱高煦会为了所谓名声去作秀,在他看来,朱高煦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目的。

“你说,若是太子把辽东的那些东西搬上科举,那我江左学子还能应付科举吗?”

杨士奇闭目养神,下意识询问了府邸的管事。

管事闻言愣了愣,随后答道:“辽东的那些东西,除了《算术》之外,其余似乎都难登大雅之堂,想要上科举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确实不容易,不过对于那位来说却很容易。”杨士奇瞥了一眼管事:“别忘了那位的身份。”

管事这时才反应过来,朱高煦的身份是太子,并且还是实权太子,可以说是半个皇帝。

加上朱高煦与皇帝的关系可谓亲密无间,因此想要挑拨他们关系也十分困难。

一旦他们父子决定要把这些东西拿到科举上,那即便群臣阻碍也不太可能实现。

现在整个朝野都知道,辽东官学收容了十数万学子,这数量仅次于南直隶、浙江和江西三地的官学。

一旦这十数万学子学成,到时候庙堂恐怕就要变天了。

“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辽东的教材都拿到手里,让江左的官学也将它们作为教材实施下去。”

杨士奇闭目养神,可管事想了想后却摇头道:“恐怕其它几位学士不会同意。”

“哼!”听到管事这么说,杨士奇冷哼一声:“为官为人若是不会变通,那就只会遭来横祸,被周遭所抛弃。”

“低调做事,才能活得长久。”杨士奇说着说着感叹起来:

“只要活得长久,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实现……”

《明太宗实录》:“二年五月庚申,上遣太子办太学。”

《渤海纪事本末》:“五月初,上办太学于雨花台,亲为教习,诸学子视其为古今奇才,集合百家。”

朱教习

“铛…铛…铛……”

清晨,当露水洒落市井,清新的气息扑鼻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