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452节(第2页)
见状,沐春等人纷纷作揖唱礼,从武英殿中走出。
待他们离开后,沙盘被更换为南洋沙盘,兴致来了的朱棣也走下了金台。
他背着手绕着南洋沙盘转圈,但却没有提及南洋,而是将目光放到了小琉球上。
“上次朕就想询问,这小琉球上没有什么金银矿产吗?”
朱棣询问起了台湾的情况,朱高煦闻言指着台湾岛:“金、银、铜、铁都有,不过登陆这里最好走的航道是从宁波一路南下。”
“福建海峡虽然看着不宽,但并不适合横穿,而且岛上情况也不太好,容易染上疟疾,可以作为西南充实后的流放之所。”
“可以开垦荒地吗?”朱棣询问朱高煦,毕竟沙盘上的台湾西侧还算平坦。
“可以是可以,但需要兴修水利。”
朱高煦指着台湾西侧说道:“此岛主要由南部平原和中北部的平原组成,虽然可以开垦,但需要的水利建设难度太高,没有十几万人力和十几年的投入,恐怕很难得到收益。”
“那为何不从安南流放人口来充实此地?”朱棣突然开口询问朱高煦,朱高煦反倒顿了顿,被他说愣住了。
“反正那安南的不少土人你也不愿意留下,那不如送到这里,驻兵千余就能管控十数万人,兴许能开垦不少田地。”
朱棣兴致勃勃的说着,朱高煦想了想也觉得可行,不过这支出太大了。
台南平原之所以变得土地肥沃,耕种轻松,原因在于日占时期修建的嘉南大圳和乌山头水库。
嘉南大圳还好说,靠着人力也能修建,但乌山头水库想要修建起来就太困难了。
这座水库修成时已经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了,可即便如此它依旧是东南亚西洋市舶司
“这次海军协助陆军作战,要注意的就是及时切断安南的南北交流,然后保障海上运粮通道。”
“这次朝廷建造了那么多马船,并不是全都要下西洋的,而是要留出一部分来参与福建、广东人口迁徙安南的任务。”
武英殿内,朱高煦指着福建、广东到安南的航道,对郑和他们交代起了这次协助作战的重点以及后续。
不过面对他的话,朱棣却突然开口道:“主动让百姓迁徙,恐怕效果不佳。”
“确实。”朱高煦认可道:“因此儿臣准备调税务司三千官员前往福建。”
说到这里,朱高煦的目光再次放到了郑和与杨展身上:“福建民风彪悍,宗族盘根交错,因此一些乡绅仗着辈分压榨百姓,同时也从他们之中挖掘可以扶持的年轻人。”
“税务司的官员清丈田亩、登记人口还行,但对付这些人他们就差了一些。”
“我准备调在京的燕府、渤海骑兵南下与你们配合,帮助税务司的官员丈量田亩,登记人口。”
“这次不同于对江东六府,福建官员在庙堂之上人寡言轻,因此要大办特办。”
“凡是参与到隐匿田亩、人丁的富户与乡绅,一律株连族人迁往安南。”
朱高煦要从福建迁徙人口去安南,虽说隔着大海,但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比历史上大了一倍不止,能一口气运送四万人前往广州,在广州、钦州补给后就能抵达安南。
六个月时间,足够郑和他们从福建迁徙十余万人口进入安南。
这些犯事人口将会编为军户,被傅让等人训练后,加强明军对安南的控制,直到安南彻底稳定下来才会将他们从军籍改为民籍,将军屯田均分给他们。
“这次下西洋,以安南、旧港、吕宋为重,直到安南稳定才继续前往旧港、吕宋。”
朱高煦交代了郑和他们,目光却放在了杨展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