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靖难攻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靖难攻略 第413节(第4页)

朱高煦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实物税更变为货币税的道路上维稳海外金银输入。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海外涌入白银不稳定且数额太少,白银的流入仅停留在乡绅富户手中,根本到不了内地百姓手上。

这样的情况下,农民还得把粮食换成钱,再用来交税,变相增加了农民负担。

应对这种局面,朱高煦也有自己的办法。

明面上不废除徭役,但也不收取免服徭役的税收,而是以“以工代赈”的形式,把从海外和西南收来的白银和铜锭以钱币的形式下发给百姓。

如此一来,既解决了白银和铜钱没办法流通到百姓手中的问题,也解决了白银、铜钱的库存问题。

不过想要这么做,就得继续维持民间海禁,保持官营贸易,这样才能保证大量的白银铜钱掌握在朝廷手中。

朱高煦要做的,是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士绅。

正因看到了朱高煦想要走的道路,所以郁新才会提醒他,庙堂上恐怕会出现不少非议。

说到底,以钞抵税这个政策虽然断断续续,但确实让江南士绅们尝到了好处。

朝廷要维稳宝钞,不至于让宝钞跌价太多,让百姓财富蒸发太多。

士绅要收取宝钞,以此来抵税。

这个循环本身没问题,可问题在于朝廷现在的压力很大,无法继续维持这个政策。

对于郁新来说,他能理解朝廷所面对的困局,可百官之中又能有几个理解?

或者说,他们理解之余,又有几人能体谅朝廷?

“升恩斗仇,他们觉得不满意,就自己跳出来吧。”

朱高煦平淡对郁新开口,郁新闻言便知道朱高煦是什么意思了。

不满好说,毕竟法不责众,但如果真的有人跳出来当出头鸟,那朱高煦也不介意杀鸡儆猴。

他们父子不是朱允炆,而是凭着兵马将天下拿下的父子。

讨价还价在建文那里行得通,但在永乐这里就不行。

面对朱高煦的态度转变,郁新倒是没有太多想法,倒是面对朱高煦收紧步子的做法,他不自觉松了一口气。

其实对于朱棣和朱高煦这对父子所做的事情,除了营造北京之外,郁新并不觉得其它事情有问题。

当然,这里的前提是日本确实有大量银矿,且下西洋船队确实能市舶回足够的贸易金银。

一想到下西洋的贸易,郁新便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