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366节(第2页)
李景隆紧皱眉头,随后询问:“沂水、临朐没有发现贼军踪迹吗?”
“未曾发现!”前来传信的千户官作揖,这让李景隆有种不好的预感。
“派人去莒州和日照询问,看看贼军是不是走南边去了。”
李景隆没想过朱高煦会抛下辎重深入淮安,毕竟那样的做法在这个时代来看不太现实。
如果朱高煦没有继续对青州府西南下手,那肯定是往正南的莒州和日照动手去了。
一旦拿下日照,他的意图就很明显了,那就是南下淮安。
不过对此李景隆并不担心,如果要步步为营的拿下淮安,那就必须先打下徐州,掌握运河后用运河船只运送粮食,一座座城池打下去。
这样所耗费的时间,足够他率领三十万大军南下。
不过,朱高煦如果真的要南下,自己虽说有把握阻止他,可庙堂之上的群臣……
“让人在德州备足船只,另外让吴高、吴杰、徐凯三人继续坚守,别让燕庶人有可乘之机。”
“末将领命!”
李景隆开口下令,同时准备在德州好好等待朱高煦的消息。
他十万大军依托运河,如果真要南下,只需要十二日就能抵达淮安,不比朱高煦慢多少。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他有运河相助,心里却还是忐忑……
京师震动
“铛…铛……”深夜,当铜锣声不断作响,一座距海不远,南靠大河的关隘出现在了平原之上。
海风与江风呼啸碰撞,致使深夜的此地十分寒冷。
饶是如此,班值的兵卒却丝毫不敢怠慢,只因此地位置十分重要。
云梯关,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海关,自唐代到明初,此地一直是历朝历代最为倚重的海防重镇,素有东南沿海第一关、江淮平原第一关之美誉。
作为淮河的入海口,它是新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它的幸运在于,从唐代开始它就一直被人所重视,它的不幸则是要从二百多年前的黄河夺淮入海开始。
自黄河夺淮入海,淮河每年会帮助黄河冲刷大量泥沙前往下游,致使海岸线不断向东推移。
如今的云梯关,是洪武六年重建的关隘,可即便才过去二十二年,曾经依托入海口的它,现在却距离入海口四里之遥。
二十二年时间,黄淮冲出了数十万亩的涂滩。
云梯关不得已,只能每隔十年修建一座土城,为日后的云梯关搬迁做准备。
至今,此处已经筑起两座土城,而云梯关本身则是夯土包砖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