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251节(第3页)
这其中,如果白沟河之战没有自己的身影,那瞿能父子恐怕真的会把朱棣的脑袋给摘了。
也就是说,朱高煦想在渤海苟几个月都不可能,他必须赶在建文元年的七月到九月这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入主辽东。
他要是做不到,那等大雪融化的时候,那他也不用参加靖难了,直接投降算了,而历史上的“靖难之役”,恐怕也要变成“建文平叛”了。
想要正常参加靖难之役,朱高煦得弄出足够多的粮食才行。
按照刚才亦失哈所说,自己如果想要顺利参加靖难之役,起码要保障吉林城的粮食可以吃两年才行。
“现在我们府库之中还有多少粮食。”
朱高煦低垂眼帘询问亦失哈,亦失哈也不假思索道:“算上杨善人送来的粮食,足够吃到来年八月,也就是还够吃十个月。”
“十个月……”朱高煦呢喃着,沉吟许久后眼神闪过一丝纠结,似乎已经知道了该如何做,才能保障自己能及时参与靖难之役。
西南战起
“铛…铛…铛……”洪武三十年腊月,当北方冰雪一片的时候,江南却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晨钟叫醒了所有不愿走出被褥的人,上早朝的大臣依旧穿戴整齐的走出家门,前往上早朝的路上。
各户百姓,也开始烧水洗脸,准备新的一天。
一时间,这大明都城也有了些烟火气。
乾清宫里,朱元璋正在宫女们的伺候下穿戴常服,一旁站着提早半个时辰前来请安的朱允炆。
感受着宫女们对自己的穿戴,朱元璋也开口说道:“你给吉林卫擢升调迁的事情,朕若夜才看,倒是有些过分了。”
他的话让朱允炆心里一紧,不知道这句过分了,到底是字面上的过分,还是有其它层面。
“孙儿也是想让这些得到锤炼的武官升迁,并继而调教各地疏于训练的兵卒。”
“至于高煦那边,孙儿想他应该不会在意。”
“若是在意,孙儿再与他书信解释便可。”
朱允炆极力营造一种自己在为国做事的表象,更营造了他与朱高煦关系甚笃的情况。
然而,他所做的这一切,都被老朱看在眼里,只是他并未选择揭穿,而是淡淡道:
“有时候做得太直接了,反而会让人胡思乱想。”
“你从山东都司选三个千户所,开春后教左军都督府调去吉林吧。”
“另外书信提前半个月告诉高煦那小子,让他准备好挽马耕牛,好供着三个千户所的屯军屯田。”
“孙儿受教。”朱允炆眼神闪烁,他知道这是自家爷爷在教自己做事。
要掺沙子,就不应该直接掺沙子,而是给对方一个不能拒绝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