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134节(第3页)
“不过如果殿下愿意把一千斤茶叶卖给他们,他们可以花二十头牛将茶叶买走。”
亦失哈把物价说了个大概,基本上在吉林以北的这广袤东北地区,粮食才是硬通货,而茶叶和铁锅兵器则是次一等的货物。
“兵器我不能贩卖,但铁锅我可以一千口给他们,另外我还能出八千石粮食买挽马、耕牛和毛皮。”
“粮食我们可以走水路给他们运过去,但他们要自己出兵派人保护。”
朱高煦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变现,毕竟距离杨彬抵达吉林城只有一个半月了。
在这一个半月里,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手中多余的粮食换成毛皮和牲畜,以此尽可能的让杨彬给自己提供支持。
面对朱高煦的话,塔失有些算不过来,因此他沉默了许久才点了头道:“可以,我现在就回部落,我们什么时候交易?”
“四月十五如何?”朱高煦反问塔失,而塔失也看了看自己带来的护卫。
那护卫点了下头,塔失见状也看向朱高煦点头:“既然这样,我现在就回去,希望您能用船送我们。”
“这自然不成问题。”朱高煦脸上露出笑容,转头示意亦失哈去操办。
亦失哈见交易达成,他也热情的招呼塔失他们留下吃饭,但塔失他们却着急回去。
这并不奇怪,在这个时代的东北,每一个冬季前后都是各个部落粮食短缺的时候。
朱高煦这次与他们交易的八千石粮食,足够部落里两万多人吃上近两个月了。
这两个月时间,足够他们忙到春耕结束,继而前往林中狩猎。
届时在秋收后,他们说不定还能赶上与吉林城的日出松江
时光流逝,吉林城百姓对书院的热情比朱高煦想的还要高涨。原本预期三月二十才能竣工的两座书院,仅在三月十六就完成了竣工。
由于提前竣工,而南边的队伍还未抵达吉林城,所以朱高煦又让张纯带着百姓们将吉林城内的一些道路进行了翻修。
此前吉林城的道路全是土路,只有朱高煦的渤海王府前使用了河石堆砌。
因为工作量太大,所以朱高煦只是让张纯带着百姓们将土路的一些坑洼部分进行填补和修复,至于真正的修葺,他准备等城中石匠找到石灰石再进行大修。
当下的吉林城太过简陋,虽然各种规制都是按照五千六百户的卫所军堡规划的,但由于后续入驻的军户并没有那么多,所以导致了各种后续工程修建不及时。
诸如城墙加厚、城内排水等工程都只做了一半,并且质量奇差。
朱高煦准备等找到石灰石与铁矿,可以修建水泥场后再对整个吉林城进行翻修。
城内的排水和城墙,以及民户们的房屋修建、道路扩宽,火墙火道、水井挖掘等等工程都还等着他操办。
朱高煦虽然不会在吉林城待一辈子,但吉林城日后必然是东北的几大政治、军事中心。
虽然没有耐寒水稻,但东北却还能耕种小麦和粟米等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