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本想躺平看坟,非逼我成神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9章 阙天楼,内官,东宫(第1页)

低档次的酒楼是相似的,顶尖酒楼各有各的不同。

阙天楼不高,仅有五层。

主楼拔地而起,正门悬着的乌木鎏金匾仅得两字:阙天。

旁侧还建了两栋副楼,一式朱漆廊柱,鹏翼檐角。

一见夜色,十八条锁链从屋顶串联垂下的一百多盏红纸灯便会被点亮,如同火龙。

灯链周围,有十余小厮侍立在侧,专门剪灯花。

主堂屋梁上也挂了上百盏高低错落的羊角灯,正中央是一轮巨大的圆月灯,它们固定在红线金钩织造的锥形网架上,人在堂底仰望,就像看见了满堂星宿。

堂里还砌了十来座莲花缸,缸里荷花与叶相得益彰,缸里水中放上铜镜,光影对照满堂流彩,不少人半酣,在缸边举杯对酌。

二楼回廊每隔五六步便有小童手执一盏六角竹丝灯,灯面糊着蝉翼纱,不知装了什么机关灯会自动旋转,纱上绘着仙神飞天剪影似真的会飞。

徐千策带着子慕予等人,此刻就坐在二楼最大的雅间。

雅间内四角也有灯,它们从湘妃竹制成的曲形灯杆探出,经灯纱过滤,散出微白的光,像朵玉兰花。

“屋里燃着那么多灯,火油的气味却不重,这是为何?”齐浪大叹之后不解地问。

“若是不下雨,阙天楼会每隔半个时辰拉开一次屋顶透气。”徐千策解释道。

子慕予上下左右看了看。

整座楼都是木头。

“要是失火,不得了啊。”她道。

“放心,每盏灯都有人盯着。阙天楼建立至今有十余年,这样的事从没发生过。”徐千策道。

“我看这楼里得有两三百人吧,一切运行得井然有序。这楼才建立十余年,就有这种底蕴,很难得。”王寻道。

吴念虹从窗外看去:“我看还有不少人涌进来。”

“这里的菜做得确实不错,大家等会好好尝尝。”徐千策道。

这时,雅间的门轻轻打开了。

走进一个五十来岁的汉子。

这个汉子在子慕予等人刚到阙天楼时带人匆匆赶到,徐千策说他是礼王府内官,姓周。

就是这位周内官,安排了这个雅间内的一切。

一应水饮饭菜,尽数要经他查验过。

饭菜也是他带来的人盯着厨娘制作,不容半点差池。

“今晚阙天楼要举行天香宴,十五家青楼花魁要在此地比拼才艺,决出「国色天香」娘子。所以人比较多。”周内官说道。

“难怪楼下建了那么大个台子,上面还挂了许多女子的画像。”吴念虹道。

周内官微笑着点点头,冲身后拍了拍手。

一行人鱼贯而入。

都是周内官带来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