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三章 执子之手 与子成说(第1页)
执子之手与子成说
雨哗啦啦的下。
青木寨外七里,霍川岭下的道路边,搭起的是一大排的、长长的棚子。由于雨下得突然,棚子搭得也不够,从木棚里的地面上蔓延出来的,是一具具简单摆放的尸身。
这并非是青木寨人的尸首。
霍川岭的一战,吕梁盗联军溃散的速度极快,到得后来,漫山遍野的厮杀追逃。在霍川岭一带,吕梁盗的联军留下了九百多具的尸首。而发起这次战斗的大头目中,方义阳被杀,栾三狼被俘,陈震海则狼狈逃窜,消失无踪。众人都被杀破了胆,敢回头打扫战场的,也基本没有了。
收敛了自己人的尸身后,宁毅便建议他们将其他人的尸首也收敛一下,至少让他们不至于被狼吃掉。而后青木寨派出传讯的马队,让吕梁山的其他人速度来领会家人、亲属、或是兄弟的尸身。对于霍川岭的一战,青木寨不再追究,如果过了三日,尸首还没人来认领,青木寨就会将所有的尸身火化后一同葬于霍川岭,也让其余人们,将来有个吊唁的地方。
大战之后表现出自己仁慈的一面,自然也是展示肌肉的一种方法,另一方面,霍川岭距离青木寨不远,宁毅也不希望满山的尸体腐烂后带来什么疫情。当然,即便青木寨表现出了善意,真正敢过来领尸体的还是不多,有过来的,也大都是一些老人、女子,他们鼓起了勇气过来,有些人以为要领走家的孩子、男人需要给钱,甚至还备了有些财物的,但青木寨的人终究没有要,他们也就哭哭啼啼地带了尸首走了。
而对于宁毅的这份建议,青木寨上层的几个人自然能够理解,作为下层的兵丁,多少还是有些不爽的。对面死了那么多人,咱们自己也死人了,尸体放山上让狼吃掉岂不更好。不过命令下来,特别是后来透露出乃是宁毅的命令,这些士兵还是选择了执行。当然,对那些死者家属的脸色,就算不得好了,但也是因此,反倒没什么人敢到这边来闹事。
大雨之中,偶尔还可以见到一拨一拨的人,走过霍川岭后往青木寨过去的身影,这些人或者是大战之后回来的,或者是听说了这场大战,过来投奔青木寨的。以至于几里外的青木外集,此时已经是人满为患的状态。
土匪流氓、无赖混混,在这个年代,许多人说起来有他的无奈,但基本上来说,还是一口轻快饭。杀人时一拥而上,平日里大家憧憬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就算做不到这么好,至少也是在跟同伴瞎开心、混日子。青木寨以往就已经有不小的规模,练兵时也准备了足够的菜饭,但许多人过来时,对于青木寨选人条件的苛刻还是表示了无法忍受:老子有一把力气,人又凶狠,敢打敢拼,是杀人不眨眼的好汉,在哪里混不到一把交椅,你居然让我每天训练?
因为这样的原因,不少人对青木寨表示了不爽,有时候外集这边虽然打开门招人,但还是会引起一些纠纷,有人闹事之类的。这一次的霍川岭大战,其中有一部分的人就曾经试图加入青木寨,被拒绝之后未尝没有过来报复的想法。
倒是在这次大战之后,跑过来的人多了,提意见闹脾气的,反倒是少了,有些人顶多骂上几句青木寨不识货,看见一排杀气腾腾维持秩序的青木士兵后,便转身悻悻地走掉。而愿意接受青木寨训练,体质合格手艺也过硬的人,两三天的时间,就多了一大群。
而旁边的青木内寨,此时正溶在一片和乐融融的欢喜气氛里,大伙儿的情绪高涨,邻里之间相处和善。在议论着霍川岭一战的事迹的同时,也充满了对未来乐观的憧憬——无疑,青木寨眼下已经是吕梁山最厉害的地方了,生活在这里,未来想必是会一片大好的。
在这样的憧憬里,只有一件事,像是卡在众人心头的一小根鱼刺。对于居民们来说,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想起来,总又觉得有些不舒服,那就是这几日传在寨子里的,关于寨主与那位宁人屠的亲事问题。
前来进攻青木寨的联军几日前已经被打垮,就连栾三狼这样的大豪匪,也在执子之手与子成说
几十个人在宁毅的压阵下连续开了三天的会,然后根据青木寨眼下的情况画出了一份详细的草图。就前期的预想来说,这个规划是很具有煽动性的。一个将来可以容纳两到三万人的大寨子,各方面都规划得漂漂亮亮,想一想都让人心潮澎湃。而接下来,务实性的工作才刚刚展开:宁毅让他们所有的匠人,将手头做的工作,一步步的分解开,要用多少材料、怎么用、按什么顺序用,识字的自己写,不识字的按照记忆慢慢说,这边让人抄。
接下来几天,对于这些以传统形式传承手艺的师傅们来说,要把技艺拆解开,就委实是一件让人抓破头皮的事。有些人会做,完全不会说,大部分匠人的手艺又不一样,对他们来说,很多步骤做熟了也可以灵活变换,但偏偏就是无法统一起来。
宁毅并不打算将流水线的分工或者规章制度般的手艺拆分直接塞到青木寨来,他做的事情,也非常简单。这些匠人负责的是工作,山中自然也有配合管理物资的管事,宁毅将他们叫来一起商量:你们觉得,这些需要的东西哪些放前头比较好,哪些该放后头。山里的这些人以往倒也有着配合,简单的题目,总还是能够解出来。
接下来,又是安排调集人手的几名管事,哪些事该先做,哪些事该后做,尽量不让整个体系停下,让他们跟管物资的、跟动手的匠人们再统一合计……
所谓科学的管理方法,细分到每一个步骤,其实都不算难,然而当所有环节都运作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变成庞大的有机体系。往往你调人去做一件事,却发现这件事需要的东西还没到,中间也许就浪费半个小时,各种小的浪费加起来,明明大家一直都在工作,对效率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以至于开始的几天里,宁毅召集一大批人,就在做这种琐碎的、而看起来又没有太大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