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阳光和篮球都刚刚好(第1页)
周末照旧是校园里最松弛的时刻。
没有上课铃,没有文件催交,没有会议,没有茶水间里谁在讨论教研改革,也没有李然拿茶壶在我耳边叮咣作响。
“青春会议”依旧照常上演,一羣人打完牌,笑着拌着嘴,有人在悄悄秀恩ai,有人在控诉食堂红烧茄子一连三天不变花样。
李然拍我肩说:“你确定你真准备好和学生打交道了?”
我一边被狼人杀投si,一边心里在想:说不定投球会b讲课更轻松一点。
我回办公室,拿起那颗早就准备好的篮球,走向篮球场。
&光洒在水泥地面上,微微反光。我换好鞋,绕着场地慢跑了两圈,活动完肩膀,正准备熟悉x地投两个底角三分找找感觉,忽然听到身後传来一个声音:
“林老师!”
我转头,看见一个身形乾净利落的男生,站在场边,脸上带着一点不好意思的笑。
我脑子里迅速开始翻人脸识别图监,但无奈,学生太多,认人这种事我一向不擅长。
他大概看出我还在搜索缓存,於是自己开口:“我是高三2班的,周末没回家,宿舍这边太闷,就跟几个同学来打会儿球。”
我“哦”了一声,总算找到了一点熟悉感。
“看见您一个人在这边投篮,就想着过来打个招呼。”他说着,有点试探,“要不……林老师,一起来?”
我一愣。
心底那点藏了很久的好胜心忽然跳了一下。
“现在的高中生篮球水平,到底怎麽样了?”
我嘴角一扬,轻轻拍了拍手里的球,点头:“行啊,试试。”
他叫唐越。
自我介绍的时候,声音不大,但说话清晰,眼神很稳。不是那种一开口就热络的x格,但站在球场上的时候,整个人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林老师打内线还是外线?”他问我。
我笑笑,“你说呢?”
他也笑,扯了下衣角,眼神像点燃了一样:“那我们可能对上了。”
对上就对上,我心想。我上大学的时候打的就是锋线,带队打省赛也不是混出来的。你一个学生,难道还能让我下不来台?
一开场,唐越就和几个同学配合得相当默契。起跳利落,落地乾净,转身没有多余动作。那种属於年轻人的自信和无畏写在每一次推进和每一个加速的动作里。
我一开始还有点放水,想着给他们点空间,但他下一秒一个假动作突破,直冲篮下,还真是往我这来“挑战权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