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凯文日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悲惨世界(第4页)

白胡子老和尚捋捋胡须,把荆轲刺杀恶龙的故事讲给我听,然后问我:“你觉得你爸爸是逃走的荆轲呢?还是死去的‘谭嗣同’呢?”我目瞪口呆,不知道怎么回答。最后我说:“我觉得我和荆轲,谭嗣同两个都像。我有荆轲孤注一掷的勇敢,也有谭嗣同血染红旗的赤诚。”白胡子老和尚点点头,说:“天机不可轻泄,以后你多听听歌吧。歌里有大光明之境,歌里有白山黑水的真意。”说完,白胡子老和尚转过身不见了。

一天,我走在一条小巷,迎面走过来一个穿风衣的中年人,他从我身旁匆匆错过。那个时候,天空中正下着蒙蒙细雨,我突然有种感觉,穿风衣的男人和我有种特别的缘分,不然不会在这个下雨天的寂寞小巷和我偶遇,彼此一个照面,眼神扑朔。我呆在原地,回转身去寻找中年人,他的身影已消失在挂着一盆吊兰的窗台下。

窗台里透出一股暖色调的光,和灰色的雨天小巷形成鲜明对比,我听到远处传来一段缥缈的歌声:“他总是不言不语,黄昏等到天微明。梦中人,还是没捎来一点消息。”这个雨天,因为这个泛着微微光线的窗台和远方隐约的乐声而变得浪漫不已。我的梦中人,你在哪里?我孤孤单单的在雨中骋望着阳光和晚霞,你,应该出现了。

真金国的这个黄昏,美丽得像仙子梦中的呓语。外面的雨淅淅沥沥,而我的客厅干燥且暖和。我守在一盏橘黄色的台灯下,等待着夜晚的降临。今天晚上,我要做个好梦,梦中,我会再见穿风衣的男人,他会送我一支玫瑰花。我拿着玫瑰花,变成一名持花男子,好像韩剧中的主人公。韩剧结束的时候,会有一首优美的片尾曲。片尾曲告诉我们的真相,足够我们心满意足的沉沉睡去,这已经是神的启发和开示,我还有什么可奢望的呢?

窗外远处显出朦胧的亮色,那是落日的余晖,昭示着明天我们将和太阳不见不散。既然神的华光已经出现在东方的天际,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鼓起勇气,好好生活?拥抱神,拥抱永爱之神,我们无所畏惧。神会把我的爱人从某个喧嚣的都市找到,然后让他送我一封信。信上什么字也没有,只是一张白纸。爱人会在白纸上吻上他的唇印,当作礼物送给我,可爱人就是神送给我最好的礼物,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那么,我的爱人,和我共舞吧。

2023年6月5日

创建时间:20236519:53

标签:我想去重庆

中国是一个旅游大国,北有漠河,南有海南,西有高原,东有平川。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上,到处是美景,到处有美食,到处藏美物,到处绘美画。如果你厌烦在中国旅行,我真不知道你应该去哪个国家才有这么丰富的旅游资源。美国只有东西海岸,澳洲仅为一个大岛,欧洲全是小国,日本像艘豪华游轮。只有在中国,你才能看雪山,探草原,逛沙漠,游海滨,大兴安岭和长白山转一转。

我很庆幸我是中国人,因为我喜欢旅行,旅行让我找到生命的意义。通过旅行,我知道我是生存在怎么样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的面貌是怎么样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让我领悟生命的本质,旅行让我体会生命的华丽。到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把我一生的心得告诉你们,就好像曹雪芹要写《红楼梦》,徐霞客要写《徐霞客游记》。我的生命很短暂,即使我能活100岁,我的生命也是短暂的。人类的文明史已经有1万年,我只愿把我的所思所感所听所见都记下来,告诉你们。这样,我的生命也就延续,我的文字把我的生命无限延长,我也就可以和很久很久之后的小辈聊聊天,谈谈雨巷,聊聊炎夏,这样的我是幸运的。

那么,请允许我到处走走看看,看看遥远的北极村,逛逛炎热的魔鬼城,我看到太阳,送你们一缕曙光;我遇见月亮,向嫦娥讨一联佳句;我邂逅星星,在黑暗中睁开双眼;我遭遇暴雨,雨中轻歌曼舞,痴狂一生。回来的时候,我写下文字,告诉你们我的想法。这样,即使你们没有时间去祖国的大江南北游览,看看我的书,也就释然。眼睛是我们的另一双脚,脚走不到的地方,让眼睛替我们走到。我们的生命在脚和眼睛的交替旅行中,升华为一场人间漫游。旅游结束,回去的时候,记得给个五星好评。我来过,我征服过,足够了。人的一生,再没有遗憾。

我从来没有去过重庆,哪怕我已经在成都生活40年。四川有一句俗语:远慌近不忙。我去过北京,去过西安,去过昆明,去过桂林,但我竟然还没有去过隔壁邻居家。真的远慌近不忙?我应该去一趟重庆的,哪怕仅仅是去看看红岩,我也应该去的。

中学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红岩展。展厅在一个公园里面,学生们鱼贯而入。我最好奇的是白公馆渣滓洞到底长什么样?真的一关进去就出不来吗?还有一件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红岩最后的大屠杀竟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生的,这简直不像话。我甚至会想象,如果我被关进白公馆渣滓洞,我跑不跑得出来?讲解员说有一个革命烈士,用手把墙壁挖开,竟然真的挖个洞,他从洞口跑出来。可惜,老天不帮忙,洞口竟然是一处悬崖。烈士勉强跳下,摔在地上,脚摔断。被捉回去,严加看守。

我想起一个词叫“天地不仁”。天地不仁,所以出口竟然是一个悬崖。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怀疑,我们大部分人都在被老天捉弄。革命者是被捉弄的,狱卒是被捉弄的,典狱官是被捉弄的,甚至连老蒋本人都是被捉弄的。只不过这种捉弄,有的人能感知到,有的人感知不到;有的人感触深,有的人感触浅。看守红岩的国民党军官,除少部分逃走外,其余都被“镇压”。所谓“镇压”,想来不好受,无产阶级的铁拳不是那么好尝的。

其实,我最心疼的还是小萝卜头,小萝卜头是一个出生在红岩,长在红岩的小孩子。他从来没有看过外面的世界,我前面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他基本绝缘。我觉得把一个小生命一出生就禁锢起来,非常的残忍。看电影,小萝卜头捉到一只白色的蝴蝶,但他把蝴蝶放飞。他自己走不出这高墙深院,但蝴蝶可以代替他到外面的世界看看。然后在下一个春天,飞回来,悄悄把向日葵已经开放的消息告诉给小萝卜头。

电影拍得很隐晦,我没有看到小萝卜头的结局,他最终走出红岩了吗?我拉着讲解员姐姐的衣角,问她。小姐姐说:“小萝卜头牺牲了,在最后的大屠杀中被敌人杀害了。”我很震惊,我真的很震惊。故事不应该是这样,小萝卜头不应该是被解放军战士从白公馆渣滓洞救出来,然后参加革命吗?怎么会死?故事不应该这样写,我觉得不应该,一定是编剧搞错了。据说,我也只是听说,当时国民党向蒋介石请示,怎么处置小萝卜头和杨虎城只有六岁的女儿。蒋介石说:“斩草除根的道理你们不懂吗?”于是,杀戮开始。真实的历史是不是这样,需要历史学家来考证。但老蒋显然昏了头,不然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者不会死。一个人一旦昏了头,就注定失败,哪怕他自诩为名门正派。

我参观红岩展的时候,印象特别深刻的当然就是那些恐怖的刑具,什么老虎凳,辣椒水,竹签子,皮鞭子,听着就吓人,更别说看到。我没有仔细去查阅过法国的巴士底狱有没有这些酷刑,想来应该是没有。欧洲到底比我们文明300年,当我们还在剥皮实草的时候,别人已经在用绞刑架。我想,老蒋到晚年的时候,会不会跪在耶稣的面前忏悔他的罪孽。如果没有,他的信仰值得被怀疑。当然,蒋介石也有正面的一面,比如他很节约,新生活运动开始就只喝白开水。但我想,少对革命者用一次刑,换喝一杯茉莉花茶,这个账算得过来,不知道蒋介石本人怎么想。

离开“白公馆渣滓洞”,我的心情很低落。但我还是买了一本《红岩》,我记得很清楚,五块钱,平装的。我觉得我拿着《红岩》跑来跑去的样子,像极了小萝卜头捉蝴蝶的模样。小萝卜头好歹见过自己的爸爸妈妈,而我连我的爸爸妈妈都没有见过,不知道我们俩谁被捉弄得更惨一些。

后来的事,趋近于荒谬。《红岩》的作者在文革中自杀,又说是被人推下楼摔死的,蒋公当含笑九泉。正像我说的,其实我们所有人都被冥冥中的一只大手捉弄,但我们总想被捉弄的轻一点,温柔一点,合理一点,含情脉脉一点。赵一曼唯一的儿子宁儿,解放后到烈士纪念馆抄下母亲临刑前写给自己的遗书,然后用钢笔在自己手上刺了“赵一曼”三个字。宁儿仅仅53岁就自缢身亡,这一次蒋公破口大骂一句:“娘希匹”也不为过了。

忘忧草,忘了就好。到重庆远不止可以看红岩,还可以去洪崖洞,解放碑。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我们流连在烟火人间。据说,肯德基,麦当劳现在在大城市生意没有原来那么好,所以都跑到中小城市去开店。其实,肯德基,麦当劳还是好的。它们的食物也许谈不上色香味俱全,营养搭配均衡,但它们的食物是安全的。我们完全可以放放心心的吃,不用担心地沟油,不用担心三聚氰胺。所以,学学别人的长处,不要老抱着自己的破棉袄,舍不得脱。真正智者的选择总是把自己变得更好,更开放,更理智,更合情入理。你们觉得呢?总不能老想着你打过来我打过去的“斗殴”吧?人的生活本来就应该是和谐而美好的,要不然我们为什么而活?

小萝卜头是我的童年伤心,好在,他应该早已往生。三生石上有他的名字,刻在最显眼的那一面,天天阳光照耀。会不会,多年后,一个中年男人走到白公馆渣滓洞,把一束鲜花奉献在小萝卜头的铜像前,然后,凝视着这个小男孩。想起前世的因因果果,点点滴滴,双目噙泪,滴泪成雨?那么,重庆之行,也一定足够回忆终生,铭刻心间。

重庆,欢迎我来看看你,和你共舞一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