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凯文日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篇日记(第3页)

现在的春熙路商圈依旧繁华,但比我小时候的记忆,似乎少了些地气。城市总会在光鲜和世俗之间做出平衡,然后达成一种尽可能妥当的和谐。青年路我已久不曾去,什么时候再能回溯记忆,望向乡里。我喜欢青年路,他是我童年的一部分。我也希望成都越来越好,抚慰我浓浓的乡愁。

2022年9月23日

创建时间:202210420:19

标签:金庸群侠传

今天秋分,正好下雨,从早上起床一直下到现在。秋霖脉脉,一场秋雨一场凉,天气要一天天冷下去了。到黄昏,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这里没有梧桐,只有窗前的一颗桂花树,在风雨中摇曳着。小时候,最喜欢在这个时节,写完作业,打开收音机听广播。正是万家灯火,华灯初上之时,避开人世的喧嚣,在朦胧的音乐和柔美的嗓音中,听世间百态,上下沉浮,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惬意。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这种有点凄凉的独处未必不是一种心灵的休憩,孤独是我的常态。窗外秋雨淅沥,我在橘黄色的灯光下,写着自己的心情。

我记得我买过的第一款网游叫作《万王之王》。第一次买回来发现游戏赠送的点卡账号被盗,于是又拿去换了一盒。不过那时网速很慢,网游并不顺畅。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电脑游戏是《金庸群侠传》。金庸先生的是有江湖的,这种江湖其实很贴近我们现实社会,反而更多写实的是虚幻的。

《金庸群侠传》我至少通关过三次。主角为一个从现代偶然回到古代的年轻人,他必须集齐“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十四部才能返回到他自己的世界。游戏里面机关重重,没有攻略的话通关很难。记得要得到智慧果,才能在南北两个说书人那里获得一些晦涩的情报,而有的时候这个情报根本是错的。集齐十四本后,就可到最后一关。这个时候,如果你的善恶值在50以上,会有邪派十大高手来阻击你;如果低于50,会有正派十大高手来和你终极一战。一般认为,打正派高手比打邪派高手更难通关。剧情中,到黑龙潭去找瑛姑要通过一个隐形的迷宫,我在这里卡了好久,那种能望见瑛姑却说不上话的焦躁让我记忆犹新。打败十大高手后,主角就回到现代,才恍然发现原来是自己的一场梦。

雨还在下,而我笔意已尽,今天就到这里吧,希望明天天高云淡,万物顺遂。

2022年9月24日

创建时间:202210420:51

标签:对莫先生的评价

莫先生要我用护肤品。这么多年,我被莫先生的刑整得够呛。这些刑让我衰老憔悴,不堪重负,但莫先生却要我用护肤品。莫先生告诉我,护肤品对我是一场灾难,但我必须用,因为这是莫先生早就制定好的计划。至于为什么?我不太了解,莫先生的计划总是深奥而晦涩。有的时候,我在想到底是莫先生和他的徒子徒孙可怕,还是外面的那些“自由人”更可怕?对莫先生和他的徒子徒孙,我只有一句评价:非同凡响。莫先生和他的门徒们并不是通常意义上讲的“坏人”,他们是有规矩,有度的。而有的时候我可能更害怕那些“没规矩”的人。这个问题常常困扰我:到底应该怎么看待莫先生?他到底是规则的制订者还是破坏者?或者我们要站在更高的一个层面去理解莫先生:他活在世俗中,但更超脱其外。他的追求,普通人想象不到也难以效仿,他是站在比尘世中人更高的空间来谋划尘世的。莫先生不是普通人可以随便揣测的。

这么多年,莫先生对我态度暧昧,他似乎既想报复我,又想塑造我。他似乎想把我塑造成一个图腾似的人物,然后呼啸历史。然而我终归也只是莫先生牢牢抓在手中的一个工具。这种命运我无法摆脱,既然莫先生如此强大。在过去的四十年中,我直接或者间接和莫先生打过无数次交道,可以说我是在莫先生的严密掌控和设计中慢慢长大的。然而我还不太了解他,或许是因为我终究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我自己的命运,我自己几乎无法掌握,而是取决于各方的博弈,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好了,说点高兴的吧,我希望能在我老得走不动之前,走遍中国。到祖国的江河湖海,山川草原中去,让我的足迹留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这是我的一个愿望,希望能真的实现。纵使我一无所有,我也可以丰满人生。这个不算太简单的愿望能够实现吗?我期待着。

一个人吃饭,走路,旅行,到处走走停停。我想做一片自由飘零的树叶,让风带着我走遍天涯。

2022年9月25日

创建时间:202210421:25

标签:幸福感

上午,出门在家附近闲逛一圈。今天有点阳光,暖暖的照在脸上,有一种朦胧的舒适。就在我家附近有一处高档住宅,现在已经完工,静静的耸立在街边。这里的住宅一套至少要500万元以上,和街附近的低矮旧房遥遥相望。街上走过的都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一骑绝尘的外卖小哥和类似我一样的普通居民。不知道每个人看见这些宏伟大厦会作何感想,或者也会心底踟蹰,暗暗羡慕。

我常想到底幸福感来自于哪里?这些外在的物质财富真的能给人带来幸福吗?或者财富的主人也有难以倾诉的苦恼?10多20岁时,我也曾梦想过有一天能锦服华美,宝马香车,但现在我更在意的是内心的满足和安宁。幸福感来自于哪里?她来自于人的内心。下午5点钟,日暮沉沉时飘过的饭菜香;走在路上邂逅一个熟识或者陌生的人,相互一个浅浅的微笑;穿过一条斑驳的小巷,传来一段神秘悦耳且舒缓的乐曲,刚想听清楚,转瞬已找不到头绪。这些不都是幸福感吗?或许对有些人来说,这样的幸福感来得太廉价,但我们不正是靠着这一个个的小幸福来治愈我们早已伤痕累累的内心吗?我们已疲惫不堪,我们不需要匕首和铠甲,我们要的是初春时的小雨淅沥和雨后的那一抹霞光满天。我们都曾看见过晚霞彩虹,无论你承认不承认。

话说回来,任何的精神上的追求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城市中不起眼的破旧公寓可能就是农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堂。我们不能贫穷,这个国家不能贫穷,贫穷不是我们所追寻的目标,哪怕它有某种特别的诱惑力。我们不羡慕物质的充裕但也不去诋毁,我们心平气和的享受生活的给予。放下执迷,我们能更加愉悦;摆脱愚昧,我们更加聪颖。只要不断的追寻,谁又敢说谁会沦为不幸,毕竟,我们都曾那么努力。

明天又是星期一了,又一个新的开始。

2022年9月26日

创建时间:20221054:20

标签:宗教

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我的体重成功减轻5公斤。毕竟,我本不是大体重的人,减重5公斤并不容易。从明天开始要从减体重变为稳体重了,希望我能长久保持这个状态:体态轻盈,不再臃肿。莫先生鼓励我吃素信佛,关于吃素信佛这件事,我本不排斥。吃素,我能够接受,动物的肉体就让它安然吧。我管不了别人的嘴,但能管自己的。就只是有点担心长久吃素,营养能不能保证,看来以后要多关注这方面。至于信佛,似乎也能够接受。我好像还算是有点佛缘的人,至于有没有慧根,但看天意。10年前,我曾在大慈寺做过一段时间的义工,现在想来还记忆犹新。佛寺能给我清净的感觉,而吃素能让我内心安详。后来,文殊院我也是常去的,只是每次去就只是到处逛逛,看虔诚的善男信女礼佛随喜,这让我感到他们都是有信仰的。我不太喜欢去跪拜神佛,我只是静静的去感受宗教的召唤和启示,我是孤独且寂寞的。

在韩国的时候,每个星期天我都会去学校附近的教会:一是为练习口语听力,二是可以扩大朋友圈。教会里也有一部分中国人,大多是学校的中国留学生,在那里可以和他们交流一些学习生活上的事。教会在礼拜结束后,会安排几个韩国人教我们韩语,虽然形式大于内容,但诚意是有的。中午还会提供一份免费午餐,但我想单单是为了免费午餐来教会的人是没有的。有一次,在教会门口,保安不让我进去,他说中国人不能进去。这种公然的歧视虽然少见,但我曾感受过。基督教很高级,只是多少有点洋气,而佛教似乎更适合中国人。文殊院的斋饭我去吃过几次,感觉还好,是符合我胃口的。以后多自己做饭吧,想吃什么,自己选择,虽然没有肉类,但一样可以抚慰五脏庙。

今天最开心的是我的体重降了下来,看来,不懈的坚持总会有回报的,我们都曾这么经历过。下午的时候,去家乐福的快鱼专卖店,买长袖外衣和长裤。我不是一个喜欢买衣服的人,现在我的衣柜里的衣服有几件还是读大学时买的,离现在20多年了。但这些衣服并没有破烂,成色还好,我舍不得扔掉。回家后,莫先生又开始对我洗脑,他给我讲了一个离奇遥远的故事,这个故事涉及到我的来历。但这个故事太过离奇,令人难以置信。末了,莫先生告诉我他讲的这些未必全是事实,但也未必全是假话,这让我茫然。我的大脑的脑洞远没有莫先生那么大,他的故事只能让我寂然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