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第2页)
十四岁那年,言长柏的父亲因病去世,自己被接回了相府,却是圈养在单独的院中。言相不许他出门,亦不许他与相府的其他人接触。
这个时候言长柏的手札是记录的最少的,有时候连续几个月,每月只在日期与天气下头,加一句“近期无事发生”。
及笄以后,言长柏难得地获得了可以外出的机会。
言相领着他入了宫,参加了宫中的中秋宴会。
在那里,言长柏久违地遇到了白谨。
商贾之女不可参与科举,可那时候已经十八的白谨诗书画三绝,在玉京之中已然小有名气,被人引荐给了当时的女帝,也便是先帝,桓德帝。
桓德帝以“月”为题,令当场众人题诗,白谨饮酒一杯,七步成诗,满堂喝彩。
桓德帝自然不能放过这样的有识之士,当场封了白谨为“翰林供奉”。
跳过科举,直接封人官职,其实是会引起百官弹劾的一个举动。
但是“翰林供奉”这个位置,却是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
翰林学士们组成的翰林院是皇帝的智囊团,素有“内相”之称,里头的人无论是学识还是人品,但凡有一点瑕疵,都能引来百官不满。
可翰林供奉不同。
翰林供奉说是翰林院的官职,其实只是个没有实权的虚职,唯一的任务便是陪着女帝吃喝玩乐。
那些写诗,作画,下棋,谱曲之类的技能出众,得女帝赏识的人,一般都会被安排在这个位置。
白谨知道自己只是个供人取乐的小丑,可是身为商贾之女,这兴许是她这辈子唯一一个,可以步入仕途的机会,仍旧叩谢了女帝。
言长柏当时坐在男眷所在的一侧,隔着缥缈的帷幕,看见了白谨下跪的,模模糊糊的身影。
他在手札中用大白话,深刻地写道:“我与白谨境况如此相似,皆为权势玩物,是世间的可怜人。”
中秋宴之后,言相产生了要将言长柏送入宫中的想法。
她对言长柏道:“圣人继位时间尚短,后宫空虚,凤位更是悬而未决,以柏儿之容貌才华,定能俘获圣心,到时候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也再也不用怕闲言碎语,而掩藏自己私生子的身份。”
言长柏觉得很可笑。
从小到大,在城郊,谁都知晓他父亲是外室,他是私生子。
闲言碎语持续了这么写年,什么难听的他没听过,早就不在乎了。
在乎的人,从头到尾只有言相。
他表面顺服,背地里却是拿出了自己所有的首饰,买通了一个扫撒的粗使仆从,令其休假回家探亲之际,帮言长柏送了一封信。
不过几日,白谨就因为写了一篇甚合女帝心意的青辞而受到嘉奖。
女帝询问白谨有什么想要的赏赐的时候,白谨略略涨红了脸道:“臣有一意中人,自小青梅竹马,想斗胆请陛下为臣赐婚。”
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一道圣旨的功夫,又能成人之美,女帝当然十分乐意去做。
https:yanqg08_bbjzvhht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