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怎么解释?刘静会信吗?(第3页)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模特陆续登场。有穿着改良版牛仔裤搭配格子夹克的男工,显得青春不羁;有穿着素雅连衣裙、腰间系着简单腰带的女工,少了平日的灰头土脸,多了几分秀气温婉。
他们都不是专业模特,台步生涩,表情也不够自然,但他们身上那股鲜活的、属于普通工人的气息,配上这些简洁实用又不失时髦的服装,反而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化学反应。
真实!亲切!
台下的观众,很多都是工友、邻居,看到熟悉的人穿上好看的衣服,那种冲击力远比看画报上的明星更直接。
“这裙子好看!明天去问问能不能买!”
“那夹克衫不错,赶明儿给儿子也整一件!”
电视台的摄像机忠实地记录下这一切,镜头不时扫过台下观众们热切的脸庞,还有t台上那些略显笨拙却充满自信的“工人模特”。
后台,秦国华激动得脸膛发红,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嘴里不停念叨:“成了!成了!这下肯定成了!”
闫怀礼扶了扶眼镜,看着t台上自己车间的几个工人,虽然没说话,但嘴角那抑制不住的笑意已经说明了一切。
韩向前站在侧幕看着这一切,心头一块大石落了地。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不是阳春白雪,而是能让普通人产生共鸣,
觉得“这衣服我穿也能好看”的亲近感。
角落里刘静不知何时已经站到了离t台更近一些的地方。
她看着台上那些她之前嗤之以鼻的“粗糙货”,此刻穿在那些同样“不专业”的模特身上却引来了山呼海啸般的追捧和电视台的聚焦,她的脸色变幻不定眼神里的固执似乎松动了一丝,但更多的还是迷茫和不甘。
这场简陋却轰动的时装秀通过电视信号,迅速传遍了陈仓市的大街小巷。
第二天,“陈仓纺织厂工人模特队”、“天若有情同款牛仔裤”成了市民们热议的话题。
效果立竿见影。
接下来几天厂销售科的电话差点被打爆。
秦国华走路都带风嗓子都喊哑了。
不仅是本地的个体户、供销社,就连邻近市县甚至省城的一些服装批发商都打来电话,指名要订购纺织厂的新款服装尤其是牛仔裤和夹克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