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外商(第2页)
他可没工夫和冯思雨下蘑菇。
时间不等人,韩向前还真怕几个厂领导被那几个外商一通忽悠就签订了什么订货协议,否则的话,黄花菜都他媽凉了。
屋里的两人愣了愣,反倒是林建华张了张嘴,说了一句:“千斤,你等等,我跟你一起去。”
两人一前一后的往厂区里走。
让人没想到的是冯思雨也亦步亦趋的跟在后头,她一双黑亮的大眼睛盯着韩向前的背影,不甘心的情绪翻滚着,心里还觉得特委屈。
不过韩向前脚步匆忙,压根就没搭理的意思。
爱跟跟着,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他还犯不上为了一个见异思迁的绿茶有什么不甘心的心理波动。
天空很蓝,云彩很白,就连空气都很好。
韩向前和林建华快速在厂区内行走,到处都是繁忙的景象。
作为陈仓市的第一批国有背景的纺织厂,八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纺织厂规模宏大,一度拉起了陈仓这一座轻工业城市的扛鼎大旗,着实风光过一段时间。
八十年代末期,能捧上国营厂工人的铁饭碗。
那是连在相亲市场上都能挺直了腰杆子说话的,能耐的不行。
可随着国家逐渐放开了经济,自沿海地区吹进内地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神州大地,早两年做小生意还被人暗地里戳脊梁骨,说是投机倒把按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名儿眼下早就习俗平常。
国家经济的发展让陈仓国营纺织厂早就不负往日的荣光。
头两年纺织厂还能靠着家大业大的家底儿勉强维持,可这两年越来越不行了,一是因为国营厂跟不上与时俱进的小商品时代,二是因为国有体制下普遍机构臃肿的问题,一落下就没追上去的道理。
以至于到了九年三的时候,国营厂虽然挂着唬人的国有牌子但私底下却连工人的工资都差点发不下来了。
“积弊难返。”
以韩向前的眼光自然看得出,就算没有外商骗子这一茬国营厂其实也支撑不了多久,时代飞速发展,不能与时俱进,在光荣的历史也只能被拍在时代的沙滩上。
约么二十分钟,韩向前的身影出现在了第一车间。
刚到地方,韩向前就远远的看着几个大背头,穿的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在一众厂领导的陪同下视察工厂车间,甚至其中还有两个外国佬。
而走在最旁边的脸都笑出褶子的地中海正是第一车间的车间主任闫怀礼,不过此刻,素来严苛的闫主任此刻笑的跟一朵花一样,差点就没把这几个外国佬当爹给供起来了。
这也不奇怪。
当下国家虽然富裕起来,但在外交上还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国外的经济封锁抑制了国内的进出口,导致了国内外国人地位甚至比国人还高。
再加上这几个骗子装的还挺像那么回事儿,厂领导们救厂心切这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