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潘金莲的逆袭人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3章 赵构继位(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李秀华听闻此言,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中突然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那光芒虽然微弱,但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她内心深处的黑暗。她缓缓站起身来,动作显得有些迟缓,似乎身体还沉浸在失去父亲的悲痛之中。然而,当她站直身体,面向欧鹏和他身旁的同伴时,她的神情变得坚定起来。

李秀华朝着欧鹏和他的同伴深深鞠了一躬,这一躬包含了她对两人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她愿意为他们效力的决心。她轻声说道:“若两位将军真能如所言,为我父亲报仇,救回我大宋百姓,那你们便是大宋的救星,是我李秀华的恩人。民女愿效犬马之劳,以报答这血海深仇。”

欧鹏见状,连忙点头回应道:“姑娘有如此决心,实在令人钦佩。如今形势紧迫,我们当务之急是尽快整顿军队,重新部署战略,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武松则皱眉,“如今汴京城已经破了,四处都有游散的乱军危害百姓,我们先派人收拢百姓,让尽可能少的百姓受到伤害,然后我带一队人马追击金军撤退的队伍,争取可以多救出一些人来。”

李秀华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思索,开口道:“将军所言极是。民女可一同协助收拢百姓,安置到安全之处。”

欧鹏赞许地点点头,“姑娘此举甚好,如此一来,百姓能更快得到安置。”

武松拍了拍胸脯,“那我便即刻挑选精兵,追击金军。”说罢,便去安排人手。

欧鹏接着对李秀华说道:“姑娘联络人脉时也需多加小心,如今各地混乱,莫要让自己陷入危险。”

李秀华坚定地回道:“将军放心,民女自会谨慎。为了大宋百姓,为了给父亲报仇,我定不会退缩。”

随后,众人各自行动起来。欧鹏开始整顿军队,调配物资;李秀华则匆匆奔走于城中各处,寻找可以帮忙的人;武松带着一队精锐,快马加鞭朝着金军撤退的方向追去,一场拯救大宋百姓的行动就此开始。

话说那金军在劫持了汴京城以及沿途的众多百姓之后,并未如众人所料般原路返回,而是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从汴京朝着西北方向撤退。他们的这一举动,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原来,金军的目标并非仅仅是汴京一城,而是位于西北方向的太原城。他们计划与驻守在太原的完颜宗翰所部会合,然后一举攻破这座坚城。

然而,金军的这一决策却给沿途的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由于金军急于撤退,他们几乎是一路烧杀抢掠过去的。所到之处,村庄被焚毁,百姓遭屠杀,财物被劫掠一空。原本繁华的汴京至太原一线,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而此时,金军的身后,南方的宋军援军正源源不断地赶来。面对如此强大的援军,金军自知仅凭自身兵力不便与之抗衡。因此,他们才决定北上与完颜宗翰会合,以期增强实力,共同抵御宋军的追击。

尽管宋军人数众多,但金军毕竟凶悍异常,经过几场激烈的战斗,宋军也不敢贸然追击过紧,以免遭受金军的反击。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一个惊人的消息突然从应天府传来:原来康王赵构竟然机缘巧合地扮作尸体,混在死人堆里,成功地逃出了汴京城!

在这之后,那些前来勤王的人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赵构。

他们深知国家不能一日没有君主,而徽宗、钦宗二帝已被金人掳走,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将其营救回来。经过深思熟虑,众人决定在应天府直接将赵构推举为新的皇帝,并将年号改为建炎。

与此同时,赵构也迅任命了从汴京逃出来的一些大臣担任重要职务,其中包括秦桧、宗泽等人。这些人都是有才能和经验的官员,他们的加入无疑为新朝廷增添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就在赵构刚刚上任之际,各地勤王的队伍也如潮水般陆续抵达应天府。这些队伍来自四面八方,其中就有武松、欧鹏等知名人物。一时间,整个应天府变得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而最让人振奋的是,这二十万大军的到来,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早朝上,武松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