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灰白墙旁的桃花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再见了(第1页)

新的一年,我们换了新的经理,一个年轻、有g劲的新官。

刚好临近过年,原本我们惯例是在年前两周才开始送礼,但她想趁势熟悉客户,於是早一个月前就打着「过年送礼」的名义,安排我们陆续出门拜访。

若文抱怨说:「我才刚送完月历,还没跟客户讨论配置,又要陪她跑客户,我到底是要做业绩还是当快递?」

我笑笑地接话:「不然我先去跑好了,你先把这个月拚完,年前再陪她去?」

她这批进来的理专有考核压力,虽然以她的实力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但我还是想替她分担一点。

若文也没矫情,冲我点点头:「谢啦。」

於是那几天,我就跟着经理满城跑。

经理想给自己立下开年第一功,说话节奏快,做事也雷厉风行。拜访客户时,她总是讲到一半,突然转头对我说:「筱妙,我们有不错的商品,也可以跟老板介绍一下。」

但因为没有事先说好,加上她的话题跳得太快,有几次我反应不过来。一开始她还会笑笑补一句:「筱妙跟我真没默契,我说的是——」我才赶紧跟上。

但几次下来,她开始在车上直接念我:「你也做理专做这麽久了,对商品还这麽不了解,我怎麽敢带你出门?」我听着,只能小声「嗯」了一下,连解释的力气都快没了。

理财主管也在场,从那之後,每次我要出门前,他都会特地提醒我:「商品目录、简报、申请书都要带齐。」

可是银行的商品这麽多,她一下讲基金、一下跳债券,偶尔还冒出个保险或外币定存,我又不是变魔术的——总不能把整间银行都带出门吧?

不过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总不能每次出门都被念吧。

我开始准备几份不同年龄层与保费区间的保险试算表,塞进原本就已经装满各种银行作业文件的公事包里。没多久,我的包包就变成了个移动资料库——客户要办什麽,我总能第一时间从里头翻出对应文件,让一旁的淑铃和永杰忍不住瞪大眼睛,笑说我根本快变成「银行活动文件柜」。

至於基金、债券等投资资料,反正现在网路查询方便,我索x把笔电也带上,有需要时就即时拉出线图给客户看。

几次拜访下来,经理也不再多说什麽,甚至难得夸了我一句:「进步不少。」

後来若文那边也差不多忙完了。她大概也看得出来我撑得有点吃力,开始轮流帮我分担。只是……毕竟是若文,经理带她出门时,居然一句重话都没说过。

我本来以为她是那种最能「配合」经理的人——

直到某次听主管私下提起:「其实若文有时也不是完全照着经理的意思走。她啊,常常假装没听见,有时还会用自己的说法把话带开,不让场面太难看。」

有一次我们下班後一起走银行,她低声跟我说:「经理那种完全不做客户调查kyc,就直接y推商品的方式,我真的不太行。也不是不能配合啦,只是……这样只会让客户害怕吧?」

我没说话,却忽然松了一口气。

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不习惯。只是我选择了配合、沉默、忍耐;而她,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不附和,也不撕破。

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去。

年,也渐渐b近了。

新年後,曙光养老院案开始进入设计阶段,深的工作又忙了起来。

加上与禾策顾问合作的新案子,是连锁书店的新据点,地点就在青埔。对方很喜欢te那种旧仓库改建的氛围,也想朝这个方向打造。里头的空间设计由夏彣主导,最近他们经常讨论到很晚,有时江设计也会加入。

我偶尔说想送汤或水果过去,像以前那样替他尽点心力——

但他总是说天气太冷,要我别出门,说他会跟同事一起去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