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不是约会的晚餐(第1页)
最近市场终於回暖,开心的不只是客户,还有我。
几档单笔或定期定额投入的复合型标的,陆续涨到不错的报酬水位。回报与说明後,不少人决定先行获利了结,赎回再观望,等待下一波进场机会。
我从早到晚忙着核对资料、回覆问题、安排交易,就像站在一场投资盛宴的出餐口,手里永远有下一份报表等着端出去。
但也因为这样,每当看到自己经手的客户顺利获利、资金安稳落袋,心里就会升起一种很踏实的成就感——像是从胃口一路暖到心底的那种。
被信任、然後不辜负。
这样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就算忙、就算累,但那一刻,我会告诉自己:「今天的李筱妙,很不错。」
毕竟做理专最难的,其实不是c作,是人x。
行情下跌时,有些人再怎麽看好当初的标的、再怎麽相信长期前景,一旦市场走弱、价格拉回,恐惧就会瞬间吞噬所有判断力。这时候,是照着客户的话直接卖,还是设法让他稳下来?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彼此之後的信任与默契。
而当行情上涨,就更能看见那种藏在心里的贪与不甘。明明在设定时就定好了理想的获利点,但涨得漂亮时,总会想再等等、再多拿一点。
然後市场一修正,就後悔。要不是怪自己没卖,就是一边看着标的继续往上,一边埋怨理专「卖得太快」。全然忘记当初那个理x的自己,是怎麽点头说「这样的获利,我就很满意了」。
--
深也在这波行情里,悄悄落袋了一笔。
我一如往常,在早上传了报表与回报资料给他。因为事前我们曾经讨论过,他也认同「该停利就不要犹豫」的原则,所以我回报後,没多说什麽,只提醒他上网确认。
没想到,隔天下午他回得特别快,语气也少见地多了一点什麽。
【获利金额确认了,谢谢。这一段c作,做得很好。】
嘴角,忍不住慢慢地弯了起来。
我看着那句话,愣了一下,盯着那段文字许久,然後笑了。
决定把它当作今天给自己的小犒赏。
像小孩拿到糖果一样,悄悄放进口袋里,小心地珍藏着。
--
隔天下班後我刚好到青埔附近送件,顺路绕去te,把最终的赎回资料印本带给他。
他刚好没在开会,一看到我就说:「刚好,我正想打给你。」
我有点意外:「怎麽了?」
他看了我一眼,语气平平的,像在问今天几度一样:
「最近帮我赚了钱,我是不是该请你吃顿饭?」
那一刻,我的脑子还在努力厘清这句话的真意——
是客气?是打哈哈?还是……他真的想请我?
但我的心跳已经先冲了出来,像被谁在x口轻轻敲了一下,乱得有点不像平常那样。
我努力让语气听起来镇定,开玩笑似地说:
「我记得你好像之前也说过要请,但都没请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