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他记得我的名字(第2页)
专门做策略规划与品牌管理,案子不少,也接得稳。
他说话很有条理,像是脑子里随时有三套版本的报告在转,
却又不会让人觉得距离感太重。
身形挺直,穿衬衫永远乾净俐落,刚好贴着身形但不张扬,
发型简单但整齐,说话时语速不快,眼神总像还在留一点空间给你思考。
他总是挂着笑容,笑起来眼尾会微微弯一下,
那种笑不特意,而是一种刚刚好,让人卸下防备的舒适。
这样的社交节奏与分寸,
也难怪他们公司成立没多久,就稳稳站住脚。
才没几年,禾策就成了我们分行的重要企业户。
我们的对话多半都像这样,平稳、家常。
虽是客户,大多时候,却像一位让人安心的大哥。
他不是特别健谈,
但偶尔会在我们讨论完帐上配置之後,聊起他们公司的案子、或一些职场的观察。
我记得有一次他来分行签文件,看到我桌上整理一叠平面图照片,问我:
「你对建筑案也有兴趣?」
我笑着摇摇头,说是别的企业户送来的资料,请我转交放款同事,
顺口提了这次建案的企业主对设计很有信心。
他低头签完名,说:
「我不是看得懂平面图的人,我弟可能可以马上看出来??」
「你弟弟是设计师?」
那天我才知道,他弟弟在英国念建筑,现在在荷兰建筑事务所工作。
还有一次,我们在谈一个建设公司推案的状况时,他忽然说:
「现在建设公司都ai找国外回来的年轻设计师……」
我笑说:「那你弟弟回台湾後应该不愁案子了吧。」
他顿了一下,语气慢了些:「我弟啊……那真的要有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