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徽宗怜才(第1页)
徽宗怜才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云券,
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
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
且插梅花醉洛阳。”
夕阳下,微风中,一个蛾冠中年人轻声吟哦,觉得入口十分之妙。良久,他信口问:“这便是那个东京新冒出来的姓王的诗家所作?听说尚在辟雍读书?”
“是吧?三哥哥也没告诉孩儿----爹爹只说它写得好不好吧?”
说话的,是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年纪只在十三、四岁,难得的是姿色天然、占尽风流。顾盼之下,双目自带灵气,十分惹人喜爱。
那中年人看来也是对她喜爱无比,轻轻摸着她的头说:“写得倒有陶、李之风,原是不错的。只是我朝举荐贤才之路一向通达、野无遗贤,他却如此颓废,难道是要效柳永,做那‘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事?”
陶指陶渊明,高洁脱俗;李是李白,傲岸洒脱。
他的话原是夸奖,但是话风一变,直指王伦是徽宗怜才
听说当晚打得三哥哥帐下第一文士韩驹都没了脾气。那老夫子自己见过,经常指点古今、臧否人物,口才甚是了得,却也不得不甘拜下风。
尽管后来的事只是听三哥哥所说,但那首《木兰花慢》是其在自己面前亲作。那种文采和优雅的神态,无法形容,《诗经》中的君子也不过如此吧?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