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不想上梁山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6章 忠良范少监(第1页)

忠良范少监

原来如此!

王伦也不禁为其感到敬佩。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好谁不好,他们的心中自有一杆秤,他们表达爱憎感情的方法也很朴素。就凭这个,王伦是不会要这块地了!

赚钱要紧,但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不能丢,对仁人志士,他还是蛮敬重的。

不过他也佩服这个人的胆量。其实六贼之祸,现在在东京城已暗中有传闻,而当他想买地之后,所探听到的消息均是杨戬如何为害、乡民如何游离失所之类。如今亲眼目睹、亲耳听说,自然又加了一层印象。只是自己是个外乡人,这个闻学究敢和自己透底,不怕惹上事端?

“原来是范少监的房产!听学究之言,小可敬他是忠良,自然不会再动它的主意!不过我听说大宋不杀文人,这可是太祖定下的规矩。谅杨戬再如何跋扈,他也无法撺掇皇帝做此人神共愤之事吧?”

作为一介文人,王伦其实对大宋最欣赏的一条便是这个传说中的文士能保命的优待条款了。这个传说有极大的可能性,因为好多历史都记载过,金兵后来攻破东京城后,在皇宫里找到了当初宋太祖赵匡胤镌刻的石碑,的么?”

因为他记起来,这里叫安仁村,可不是闻焕章发迹之地!而且敢小觑当朝权贵杨戬,必定有惊人的关系,记得书上说起过,这位闻学究和当朝的宿太尉自幼同窗之谊,也许他就是仗着这点关系?

太不够了!宿太尉只是个名,本质上是个迂腐的文弱书生之类的文人,又无权无势,做不成事的。

(请)

n

忠良范少监

闻学究浑不在意:“正是。”

满朝公卿都知道自己,王伦也知道没觉得有什么。

王伦对闻焕章一个书生有如此正气虽然有好感,却不想掺和着这事----一个开封府的衙役、一伙大相国寺的泼皮都能把自己捏得死死的,这有前车之鉴,更别说权势如日中天的杨戬了。

再说他和对方又没什么恩怨!

“只盼有好运气吧!不过皇帝对他的忠臣都不管,别人又操这份闲心做甚么!”有现代人思潮的王伦如是说。俗话说的好,一饮一琢,自有分定。要是每朝每代没几个奸臣、没几个昏君,这还怎么改朝换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