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待价而沽(第1页)
待价而沽
这话说的,应不应约和阎婆惜有什么关系了?王伦啼笑皆非。但是一想,也难怪。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为丽香院的两大台柱,她们之间虽然很多时候都是联袂而出----比如那次同文秋社结社典礼----但是肯定在明里暗里有一番竞争。
那晚阎婆惜对孙三四的排斥言犹在耳。
“这倒不是!”王伦赶紧开导,要是被她误会就不好了,别没吃到猪肉,先惹一身骚!
“原来官人约了学里,那倒没办法了!”
中秋节得名于“三秋恰半”,其起源于唐,兴盛于宋,宋太宗赵光义曾把中秋与新年、端午列为三大节日,从此延续至后世。
那一天,太学要放假的。就一天时间,外地学子肯定回不了家,便成群结队地玩耍。他们在日间的时候会饮酒作诗,等到了晚上的时候,他们会登高赏月、通宵达旦彻夜狂欢,会有很多的活动。
在孙三四想来,王伦肯定不能免俗,这也是团建活动的一部分么。
好吧,王伦正想着要不要说三皇子预约的事,见孙三四先替他说了,也就自然地点头道:“正是,小可不知娘子前来,所以已约好同年去郊外登高,真是遗憾!”
他也是影帝级的人物,马上做出一幅悔不当初的模样。
中秋之时,北宋汴京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岗、独乐岗等处,都是宴聚的好地方。
“官人日间登高,奴家便在晚上等着官人罢了!”
没想到她会这么说,王伦赶紧推辞:“娘子切莫!小可与同年这一次游玩,不知会到何时,说不定晚上还会熬夜玩耍,这样冷落娘子如何使得!”
三皇子要夜宴,不知道玩到多久,让人家苦等着成什么?又不是自家老婆!
孙三四俏目一转,沉吟一下道:“也罢,这是官人来东京过的待价而沽
大宗师在么,诸神只能退而求其次,对第三名争得你死我活。
因为这里面还有一个千年老二,香榭楼。一直名家辈出,但始终盖不过周邦彦的光芒。
眼看明年春的日子将近,各青楼为争夺名家都是下了功夫的。像苏过、贺铸,就是丽香院委托同文馆请来助阵的,花大代价就是为了在明年春的比赛中跻入第一梯队。
本来有戏的,可是苏过突然退出,接着贺铸也变卦了。联想到苏过和梁师成过往从密、其人又住在梁府享受二老板待遇的事实,八成是香榭楼也有想法了。